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伟 通讯员 杨占鳌)2月7日,记者从2025年十堰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十堰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领域将牢记“国之大者”,增强支点意识,聚焦抓规划、强保障、促转型、保耕地等,实施“多点突破”战略,全力惠民生促高质量发展。
今年十堰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工作主要预期目标是:力争批回建设用地3万亩,全力保障重点项目落地;中心城区力争收储土地6522.75亩,出让土地2768.4亩,力争出让金入库45亿元;新进规入库企业50家,建筑业产值突破745亿元,同比增速8%;坚守262.25万亩的耕地保有量及206.89万亩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力争全市有效期内大中型矿山比例达到50%以上,全市在产中大型矿山90%以上创建省级绿色矿山;新增垃圾分类村150个;力争建筑市场、地灾防治、土地卫片执法实现新突破。
在融合发展方面,牢牢把握向东发展方向,完善城市向东发展交通路网规划,引导推动城市由“产、城、人”向“人、城、产”转变,做好山、水、车、城融合发展的文章。重点规划G316十堰城区江家沟至战马沟段等快速路;武当山西站至太极湖新区连接线、G209改线(十堰大道昌升互通至浙江路延长线桐树沟互通段)等城市道路;打通紫霄大道连接线等4条断头路;规划公园路东风医院等5处人行过街设施;规划南岳路体育公园、熊家湾山体公园以及中岳路、山东路口袋公园等10处公园游园;做好车城路片区、紫霄大道七里垭片区、十堰老街商业街区、老营古镇城市更新片区规划;融入适老化、儿童友好等设计理念,系统研究飘窗、花架、入户花园、设备平台等住宅设施审查要点,以完整社区标准优化规划许可,引导高品质住宅和好小区、好社区建设。
在转型发展方面,引导建筑企业转型发展,坚持政府投资项目示范带动,完成装配式建筑133万平方米,新增绿色建筑296.02万平方米,持续服务市太和医院新院区、市新高中等重点项目,积极打造高星级绿色建筑示范;推动矿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全市绿色矿山建设,确保在产大中型矿山绿色矿山比例达90%以上;推进乡村人居环境品质提升行动,因地制宜推广装配式农房建设;高效完成农村垃圾清运体系建设,确保新增建设150个垃圾分类村,强化34个乡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整治。
编辑:陆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