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房县融媒记者 许波 曹其琪)在共同缔造工作中,十堰市房县上龛乡坚持以民为本,扎实践行“民事民商、民事民干、民事民管、成果共享”的基层治理路径,让群众站“C位”,当主角,绘就出了一幅和美乡村的“实景图”。
近日,上龛乡仓坪村老粮站的文化布景墙,挂满了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老物件,小区居民自发捐赠的斗笠、蓑衣、杆秤、算盘在这面文化墙上焕发了新生,把小区妆点得厚重而有烟火气。如今,推窗见绿、开门进园这种“诗与远方”的生活在上龛乡已是随处可见。
房县上龛乡仓坪村党支部书记余涛介绍,共同缔造工作让群众的心气更顺了,主人翁意识更强了,村务工作开展得更好了。
草池沟小区居民多为异地搬迁户,小区周边山多地少,导致群众吃菜难的问题一直都未得到有效解决。为让“诉求清单”变成“满意答卷”,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通过入户调研和湾组户院会集中议事等方式,商量解决办法,居民余学兵让出了自家的一亩多平地,平均分配给小区居民。他说,村民有钱捐钱,有力出力,自己有一点土地,捐出来让20多户居民共享,为村上贡献一份力量。
房县上龛乡仓坪村草池沟小区居民李兴权说,菜园的问题一直是老百姓的心病,现在这块心病终于解决了,每家每户都得到了一份心仪的菜园 。
为激励和引导群众参与小区规划、建设和管理,上龛乡将基层治理与群众自治有机结合,成立理事会、调解队和服务队等群众组织,定期开展清洁日、卫生评比和“好公婆”“好媳妇”“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群众向上向善,鼓励村民见贤思齐。
房县上龛乡党委书记陈俊表示,他们的具体做法是“三个三”:三让是让地让路让利,三捐是捐工捐物捐款,三治是治棚治圈治乱,通过民事民商、民事民干、民事民管,让群众站“C位”,当主角,共享发展成果。
编辑:李肖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