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徐静 通讯员 常斌)近期,新闻专栏《局长说政策》,邀请十堰市卫健委负责人就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十项”措施进行了政策解读(相关链接:局长说政策丨市卫健委解读改善就医体验十项措施)。政策实施以来,群众目前就医体验如何?一起来关注。
近日,市民蒋女士因为身体不适急需就诊,在太和医院门前排队等候时看到“免费代泊服务”的提示牌后,便找到安保人员帮她停车。
为积极有效化解停车难,不断改善服务流程,提升患者就医感受,太和医院于2017年在全市率先推出,为急诊就医、身体不便者提供免费代泊车服务,并通过执法记录仪对免费代泊车过程进行全程监督。
市太和医院安全保卫部刘哲一介绍,截至目前,太和医院代泊服务已累计服务超10万人次,免除了就诊患者找车位的烦恼,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就诊效率。
从今年6月起,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开展免费代泊车服务,为急诊就医、身体不便者提供免费代泊车、预留专用车位、引导停车等便利停车服务,让群众入院就医更方便、更快捷。
除了入院更快捷外,十堰还在全省首创推出“一号管三天”举措,让群众复诊更方便。前不久,市民李女士因咳嗽到人民医院就诊,当天检查结果还没有出来,第二天拿到检查结果后就直接复诊,无需重新挂号排队。
“一次挂号管三天”措施是在患者首次就诊后,72小时之内系统自动进行识别,再挂相同科室的专家门诊和普通门诊均免费。
市人民医院医务部副主任曹洪说,7月份医院实行此政策以来,约有610名患者享受到了政策福利。
“一次挂号管三天”措施推行以来,全市36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共惠及患者7万余人次,免缴挂号费42万余元。
此外,我市卫健部门还着力推动医院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急危重症院前院内急救直通车、疑难危重患者多学科会诊、互联网医院服务延伸等十项服务举措,持续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减轻患者就医负担。
市卫健委医政和医药科科长谢雪介绍,自首批数智病理化服务试点医院建设完成以来,累计发起远程病理会诊324例,为群众节约费用近80万元, 9月以来,医疗机构互认检查检验结果1.24万人次 ,为群众节约费用300余万元,下一步市卫健委将继续聚焦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持续推进各项措施落实。
编辑:李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