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郑石
竹溪县精神卫生中心成立之初,面临着专业人才短缺、设备简陋、社会认知度低等问题。中心医护人员怀揣守护心灵健康的使命,在政府和卫生健康部门支持下迎难而上。现在,这个位于鄂西北边陲的精神卫生堡垒,正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为当地及周边地区人民心灵健康保驾护航。
担当责任,砥砺前行
中心成立于2017年,彼时中心积极争取资金引进先进设备,为准确诊断和治疗精神疾病筑牢硬件基础。同时高度重视人才培养,选派人员进修、邀请专家讲学。医护人员白天精心照料患者,晚上刻苦学习。他们以温暖笑容和耐心态度关怀患者,深知提升自己才能更好服务患者。渐渐地中心逐渐打开局面,树立良好口碑。患者的信任和赞誉成为医护人员前进的动力,激励着他们在守护心灵健康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竹溪县精神科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医疗团队,包括精神科医生、护士、心理治疗师和康复师等共35人。医生凭借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准确诊断病情、制定个性化方案,耐心倾听并了解患者生活背景和心理状态。护士细心照料患者生活起居,提供优质护理。心理治疗师运用多种方法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康复师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是竹溪县精神卫生中心工作重点。目前中心严重精神障碍管理系统在册患者2108人,竹溪县患者各项管理指标良好,这背后是全体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
作为辖区唯一专科医院,中心积极对接综治、公安、医保等多部门,形成强大合力。共收治精神障碍患者5000余例,其中肇事肇祸患者1200余人次,门诊就诊服务50000余人次,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住院500余人次。
为确保患者应管尽管、应治尽治,中心严格执行国家保障政策。帮助患者办理补助、领药等,减轻家庭负担;通过多种方式解决贫困患者实际困难;对久治难愈患者采用康复模式。竹溪县精神卫生中心还将为低保、五保对象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申请住院自费部分全免。各乡镇针对六类严重精神障碍疾病进行政策宣传,积极申报慢性病、残疾证,提高患者服药率,减少肇事肇祸发生,让更多人了解政策,为患者提供更好支持和帮助。
健全心理健康防治体系
为完善心理服务体系,竹溪县中医医院开通了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由专业人员值守,为困境中的心灵搭建温暖桥梁,同时搭建网络咨询平台,安排专业人员开展心理援助和引导,咨询内容涵盖广泛。
竹溪县成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组建包含省市县心理专业人才的专家团队,满足群众尤其是学生、青少年、职工群体的心理卫生服务需求,提高居民心理健康素养。
精神卫生中心利用微信、短信等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开展40余场“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讲座,覆盖万余人,剖析学生心理问题并提供应对措施。以未成年人校外心理辅导站为基础,抽调54名医护人员组建“白求恩心理健康服务团队”,与教师合作开展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团体辅导等,还聘请专家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各中小学有“张海迪心理服务团队”,与白求恩团队对接。校外心理辅导站今年接诊2000余名未成年人,建立档案900余份,近两年对全县中小学进行心理筛查,回收试卷5万余份并反馈数据。
“白求恩心理健康服务团队”深入学校与学生形成帮扶关系,建立档案并实行“一人一档案”等措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构建心理服务“大网络”,开通热线和专线,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后期将开通网课实现全覆盖。加强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建设,选派人员参加培训班,激励参加考试,2023年四月举办首届心理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班,为团队发展奠定基础。
编辑:陈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