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夏夜没现在热?这不是你的错觉

时间:2024-08-09 15:22 来源:湖北日报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最近几天,高温堪称天气圈的“劳模”,每天来得早走得晚,白天兢兢业业冲击40℃,晚上恋恋不舍发挥余热,多地维持30℃不掉线。

2640416f-2dbb-440f-9683-540d593c2f05

8月5日晚20时,多地气温仍在32℃以上。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还记得小时候,一到晚上门前巷口全是摇着蒲扇在竹床上乘凉的人,那时候的夏夜,好像真没有现在这么热。

真是这样吗?

现在夏夜真的比以前热?

事实上,你的感觉没错,夏天的夜晚正在悄悄地变得越来越热今年初,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新闻公报正式确认2023年为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年,其中7月和8月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两个月。

420e2a29-8d05-4ed9-9da0-7020a0806e19

不仅白天更热了,晚上也更热了,而且热得更夸张。

来自中国天气网的数据显示

我国超八成国家级气象站最低气温的最高纪录出现在21世纪,而近三年,最低气温最高值打破纪录的站点更是高达714个,这一数字比以往任何一个十年的总和还要多。

0971817a-fed3-4691-a471-4fbfd84c5a46

数据统计显示:以武汉、长沙、南昌、重庆为例,最低气温在30℃+的日子,绝大多数都出现在了1991年至2020年。

12

具体到每一年数据来看,武汉、长沙、南昌、重庆最低气温在30℃+的日子,基本是从2000年开始激增。

也就是说,不少人小时候的夏夜没现在这么热,真不是错觉。

56

夜晚没有太阳,热浪从何而来?

我国一般把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的气温称为高温,连续数天的高温天气过程称之为高温热浪。夜间热浪顾名思义就是在夜间的高温热浪,即夜间温度持续偏高。

造成白天和夜间高温的物理机制与陆气相互作用和气象条件有关。通常我们认为,日落后气温就会自然降低,但实际白天累积的能量在夜间才开始慢慢释放。白天在大气边界层内积累的热量, 可以保存至夜间, 所以白天高温可以持续至夜间。

在夜间,因为热岛效应等因素,城市内部持续高温的时间会更长,温度下降缓慢。若是在湿润的气象条件下(俗称“桑拿天”), 夜间有云层,像大棚的保暖罩一般盖着,较强的向下长波辐射也能造成夜间温度较高。

夜间热浪的形成主要原因是两点:

一是城市化导致蒸发量减少和风力减弱,加强了热岛效应。

1e1d0f29-97a8-482b-b430-c0f5b73731a9

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图片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二是除了减少蒸发和风外,城市的黝黑道路比农村的绿色植物更低的反照率增加了白天的热量储存并增强了夜间的长波热量释放。

总的来说,不同发展程度的城市化对夜间热浪的贡献不同。城市的发展程度越高,下垫面铺路越多,渗水能力越差,对应着不透水表面积越大,地表蒸发减少却又吸热增多,最终则不断地使城市热起来。

如何应对“夜间热浪”?

夜间热浪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夜间高温对人体的影响很大程度体现在睡眠上。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学研究所发表在《细胞》杂志子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全球范围内,人们热醒的次数正变得越来越多。

在气温超过30℃的夜晚,人均睡眠时间约减少了14分钟;哪怕夜晚气温只是超过了25℃,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的可能性也有所增加。

夜间温度升高还会降低人们的降温能力,阻止人体从白天的高温暴露中恢复,从而增加中暑、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风险。

e4bded6a-5bf3-40d9-9a8a-b8fcff37cff9

7月19日晚,武汉东湖沙滩景区,湖北首家水上漂浮影院上线。(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通讯员 肖佩 摄)

那么,如何应对“夜间热浪”?

•高温天气提前拉窗帘。如果卧室下午或傍晚依旧阳光充足,则可在白天气温升高时提前拉上遮光窗帘,这样室内升温会慢下来,相对更加凉快。

•入睡前可提前开风扇或空调以降低室温,使用透气的竹制床上用品等。不过,在日夜兼热的情况下,更要注意避免终日待在空调房导致缺氧引起头疼等“空调病”。

•饮食上以清淡为主,睡前避免吃大鱼大肉高油食物,因为消化食物的过程也会引起体温升高。临睡前可以适度喝水,有助睡眠,降低脑血栓等发病风险,尤其是老年人,不能因害怕起夜就不喝水。

从长远看,如何缓解夜间热浪?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对铺路和建筑材料的选取、房屋颜色的选择、楼栋间的间隔和通风等应有所考虑;提高对夜间热浪的关注,让公众对这个“天气刺客”有所认识有所防范。

而要从根本上减少夜间热浪的发生,还需全球共同采取减排措施,减缓气候变暖。

编辑:陆兴敏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