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赵慧 实习生 黄旭冉 通讯员 陈浩然)7月1日起,十堰正式实施驾培行业“驾培监管平台”与“交管12123平台”联网对接。连日来,记者对城区驾培市场进行了实地探访。
7月15日下午,在凯旋大道的亨运驾校,不少学员正在进行“科目二”的练习。记者在现场看到,市民金女士上培训车刷脸签到,在教练指导下开始学车。她告诉记者,现在学车不仅要刷够学时,平时练习时长也要达到标准。
记者走访城区多所驾校发现,现在每台培训车辆上都安装了脸部识别设备,摄像头安装在学员驾驶位左侧,不仅可以签到、签退,还会对学员的练习动态进行随机抓拍。
市融运驾校教练李光久介绍,教练上车后要先登录系统,学员才能登录打卡,车上这台设备不仅有学员的身份信息,还能显示学员的练车时间、里程、科目类别,另外,车内摄像头每十分钟还会抓拍一次。
记者从市交通运输部门了解到,今年7月1日零时起,我市启动“驾培监管平台”与“交管12123平台”联网对接。全市各驾培机构新报名学员必须按照《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完成规定科目学时,驾培机构通过计时培训设备同步记录学员学时数据,及时上传至“驾培监管平台”,经审核通过并成功推送至“交管12123平台”后,学员方可预约科目考试。对6月30日24时前各驾培机构存量老学员仍然按照原培训模式参训考试。
市亨运驾校教练刘洪波说,以前学员不需要刷课时,现在新考试大纲要求学员科目一要刷够12小时,科目二16小时,科目三24学时,另外,学员的培训里程数必须达到260公里,C1驾驶证学员要达到62个学时、 C2要达到58个学时。
交通驾培监管平台与交管12123平台的联网对接,将实现驾驶员培训信息传输、监管、服务一体化,是从源头上规范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市场的一项重要举措。
市交通综合执法支队三大队杨红涛说,联网后,一是进一步规范了驾考培训,提高了驾驶员培训质量;二是能取缔非法培训,规范驾培市场,从根本上消除黑驾校、黑教练员、黑教练车;三是能强化培训过程监督,杜绝篡改学时和缩短培训时间等弄虚作假行为;四是能更好与交管部门进行信息共享,实现共同监管的目的。
学时动态监管 保证驾培质量
记者探访发现,驾考启动双网对接后,城区20家驾校均已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培训和信息上传备案,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方式,开展培训服务。
市亨运驾校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副书记王莹说,该校173台教练车全部安装了计时系统,所有教练车、教练员也完成了联网备案工作,截至目前,该校近500名学员按照计时培训系统严格执行计时打卡制度。
实施计时培训后,学员在驾校的学习时长将达2至3个月,对此,不少学员表示,这样会学得更扎实一些。
由于必须要完成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对驾校的要求也相应提高,针对7月1日后报名驾考的学员,驾校上调了报名费用,调整幅度在300元至1000元不等。
另外,十堰广电记者提醒市民朋友,在报名学车时,务必确认意向中的驾培机构是否具备培训资质,是否实际具备培训能力等情况,避免因驾培机构超出年内培训能力或不具备培训能力无法接收学员,导致学员培训学时无法得到保障,从而出现无法预约考试的情况,市民可通过拨打12328热线或向属地交通运输部门咨询了解驾培机构有关经营状态。
编辑: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