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网评论员 陈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连日来,我市出现大范围较强降雨,为应对强降雨期间地灾防治,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及时会同市气象局、省地质环境总站等单位开展风险会商,加密开展雨中巡查排查和人员提前转移避险等工作。截至7月10日上午,已组织88户181人安全转移避险。
闻“汛”而动,向“险”而行。险情就是命令,强降雨面前要始终绷紧防汛救灾这根弦,始终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慎终如始做好防汛抗洪救灾各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防汛抗旱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随着我国全面进入主汛期,防汛形势日趋严峻,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压实责任、加强统筹,扎实做好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各项工作。要加强灾害监测预警,排查风险隐患,备足装备物资,完善工作预案,有力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汛情面前,不能麻痹大意、放松警惕,各级各部门要完善应急预案,做实做细应对工作,不打被动的防汛减灾之战。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全力打好防汛抢险和受灾群众保障攻坚战。特别是我市河库众多,要随时关注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涵盖水情监测、应急抢险、资源调配等诸多问题。进一步加强气象预警与灾害预报的联动,牢牢掌握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的主动权。加大巡堤查险处置力度,尽最大可能将各类隐患处置在萌芽状态。同时,我市又是地质灾害频发地区,目前已发现有4986处地灾隐患点。防患于未然,地质灾害防范技术人员要深入一线对可能致灾的风险点、隐患点开展分析研判,积极会同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可能存在较大风险的隐患点,采取人员提前转移措施,避免雨情较大造成地质灾害及人员伤亡。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只有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才能筑牢防汛工作坚实堤坝,最大限度减少汛期对人民群众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相关链接
编辑:姜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