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回790万元!十堰茅箭公安破获合同诈骗案

时间:2024-07-10 16:39 来源:平安茅箭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感谢警察同志,不然公司账上少了一个大窟窿,我都没法和其他股东交代了!”得知案件顺利侦破时,公司负责人张某(化名)专程赶到茅箭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对办案民警表达了感激之情。

近日,经侦大队在侦办一起合同诈骗的案件时,为企业追回被骗的790万元,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赢得了受害企业的高度肯定。

卷走790万元,企业发展步履维艰

2019年2月,43岁的张某凭借着大胆、主动的经营策略,加上医药行业的蓬勃发展,将自己名下的医药公司搞得红红火火,生意日进斗金。很快,实现了财富自由的张某已经不满足于现状,他将目标转到了建筑行业。一次酒会上,张某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武汉某建筑公司经理李某(化名),李某称自己主要负责项目的协调运营,近期到十堰是因为公司在竹山县承包了一个旅游公路建设项目,想要寻找本地老板一起合作。

张某一听这话,随即与李某协商合作的相关事宜。李某表示经过估值项目总价约3亿元,自己前期已经投入运作费用300万元以及交纳合同履约金550万元,后续这些钱都会纳入运营成本中,为了避免因分红扯皮,自己的合作对象也要拿出1000万元左右投入该项目。考虑到款项较大,张某心中有点担心,看到这里,李某随即向他出示了自己公司与武汉市政路桥公司等签订的合作协议、转款凭证等,迅速打消了张某的疑虑。商量过后,双方到李某公司办公室签订了《合作协议》。截至2020年6月,张某陆续转给李某790万元。

交钱后,张某时时关心项目的进度情况,但李某始终表示项目正在运作,要先把建设前的一些矛盾都解决好,开工只是时间问题。后续李某又表示,因处于疫情期间,项目要暂停开工。直到2022年10月,张某多次要求李某出示其缴纳550元保证金的凭证,以及公司承包项目的合同协议,李某均予以推脱,张某就意识到项目可能出问题了。随后,张某到处找朋友打听情况,才知道这个项目还处于政府招商阶段,并没有具体承包公司,也没有进入实质性建设,顿感被骗的张某选择到公安机关报警。

快侦快破,彰显茅箭公安速度

接到报案后,经侦大队第一时间启动了涉企案件工作机制,考虑到嫌疑对象明确且涉案资金量巨大的情况,大队迅速组织警力,对张某反映的情况展开调查。

办案民警迅速落地核查嫌疑人李某的轨迹信息,第一时间控制人员动向。同时迅速围绕嫌疑人李某、报案人张某的个人银行账户以及工程项目涉及的多家公司对公账户、财会人员常用账户等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全面核查资金流,进一步充实证据链,为案件的顺利侦破打下了坚实基础。

调查发现,犯罪嫌疑人李某在没有实际取得公路建设施工权的情况下,以需要交纳保证金、工程即将开工等理由欺骗张某,先后收取其投资款790万元,且上述资金并未用于项目建设,而是多次转账拆分后被李某用于自己的挥霍使用以及偿还个人债务。2023年4月,犯罪嫌疑人李某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多措并举,强化追赃挽损力度

办案期间,民警充分考虑到受害企业遭受的重大经济损失,在犯罪嫌疑人李某到案后,多次对其展开攻心战术,向其宣讲主动退赃的政策规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法、理、情”三管齐下进行劝导,起到了较强的震慑警醒作用。通过办案民警耐心、细致地工作,最终犯罪嫌疑人李某主动配合公安机关,将收取的790万元全部退还给张某。

目前,该案已移交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合同诈骗犯罪手法

01

以假乱真“饰耳目”

犯罪分子以虚假的证明材料虚构不存在的单位,或伪造身份证明、冒用他人名义,在签订合同骗取钱财后就溜之大吉。

02

招摇撞骗“唱空城”

犯罪分子虚构购销产品、发包工程、投资协作等名目骗签合同,待收受对方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得到担保财产后迅速逃逸。

03

一唱一和“演双簧”

犯罪分子利用媒体和网络先发布虚假广告,冒充国家行政机关、国有企业、部队和知名民营企业等单位名义,以紧俏和滞销商品为诱饵,通过以一方需购买某种物品,而另一方能提供此物品来演“双簧”,随后诱惑第三方参与进来,上当受骗。

04

虚张声势“空手道”

为证明自己“有经济实力”,犯罪分子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虚假的土地使用证、房屋所有权证等作担保,诱使对方当事人信任,再利用经济合同诈骗钱财。

05

先舍后取“钓大鱼”

犯罪分子本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为达到其犯罪目的,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使对方当事人相信其履约能力和诚意,进而与之签订标的额更大的合同,待诈骗到大量钱财后立即销声匿迹。

06

高进低出“连环套”

犯罪分子先以高价签订买卖合同并交付小额定金或支付小部分货款,在骗取对方信任后,想方设法拿到全部货物,然后迅速将这些货物进行低价倾销,随后迅速逃跑。

如何防范合同诈骗

1、签订合同时,对合同中的各项条款要仔细审阅,在签订工程项目合同时,应对工程项目真实情况进行适当的了解。

2、应对合作对象,要通过查验身份证、前往工商局等部门查询合作对象支付能力的真实性,详细了解工程项目的真实性。

3、凡是要缴纳保证金、介绍费、押金等事项的,多为诈骗,应该高度警惕小心。

4、对合作方的市场热销产品,一定要对市场现状前景进行充分调研,弄清市场销售真实情况。

编辑:张红艳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