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消防救援业务训练场地设施建设标准,危险品槽车火灾泄漏事故处置等“救援”将在训练场模拟出现。据悉,该建设标准系全国首个省级地方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
“该标准首次对特勤站、基层站消防救援业务训练场地设施建设进行了明确分类,既明确了必建项目,也提供了选建项目的规范。针对小型站应建项目,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硬性规定,例如应建不小于24平方米、不低于4层的小型训练塔,以及应建绳索训练设施、综合破拆训练设施等。”省消防救援总队作战训练处副处长朱以涛介绍。
该建设标准规定消防救援基地建设项目分为基础训练区、实战训练区和运维保障区3类项目分别建设。各支队应根据辖区主要灾情、环境条件,区分应建项目和选建项目,并进行整体布局,合理规划,便于组训。
“除了基础理论学习教室和基础训练场馆,增加了基础技能训练设施的建设标准,分为综合训练楼、水带训练场、射水训练场、装备训练场和破拆训练场,这些都是消防救援人员开展基础技能训练和教学必须的。”参与标准拟定的孝感市消防救援支队作训科科长陈心慰表示,基础技能训练设施目前还鲜有建成项目,新标准有利于提升基地建设。
基地实战训练区注重“九小场所”模拟实训,比如要求建设不小于80平方米的民房类建筑,模拟民房火灾,用于灭火、救援、排烟等实战训练;模拟不小于100平方米的“上店下宅”或“前店后宅”式经营门店火灾,用于开展侦察搜救、卷帘门破拆、内攻灭火、危险源排除等技战术训练,还有应建设模拟不低于150平方米的家庭作坊类建筑等。高层建筑等类型灾害实战训练场所,应设置设施应用、举高作业、破拆排烟、冷却抑爆、生命搜索、转运营救、远程供水等专业训练模块,同时应配置火焰控制、烟雾控制、温度控制、训练监测、安全管控等专项控制模块。基地实战训练区还对化工生产装置火灾事故处置训练场、油罐火灾事故处置训练场、危险品槽车火灾泄漏事故处置训练场、城市综合体火灾、厂房仓库等应建项目的性能要求进行了明确规范。
此外,该标准对消防救援站的训练塔、烟热训练室、燃烧训练室、有限空间训练设施、危化装置训练设施和深井事故、道路交通事故、建筑坍塌等救援训练设施,根据特勤站、普通站和小型站做了应建和选建的分类要求。
据悉,省消防救援总队、孝感支队、随州支队8名消防救援领域专家组成团队,对国家相应标准进行了系统研究,结合我省灾情实际和救援实践,经过半年集体奋战,形成了首个建设标准,为省内国内消防救援业务训练场地设施建设提供了科学规范的建设“指南”。
目前,该建设标准已经在我省十堰市消防救援训练基地、荆门市消防救援训练基地推进实施,省内一批新建消防救援站也按照该标准进行了标准化建设。
(记者包东喜、实习生丁若芯、通讯员鄂消宣)
编辑: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