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浏览H5↑↑↑
仙暇武当,遇见朝天。
2024年7月6日,二十四节气之小暑。热在三伏,小暑过后,天气炎热;万物生长,雷雨增多。
何以消烦暑?武当有绿幕!徐霞客游览武当山时说:“如行绿幕中。”
朝天之宫,天地之界。登山之士,必憩于此。
朝天一阙。别七星树,经下斜桥;穿黄龙亭,过黄龙洞;红墙碧瓦,隐于树丛,朝天之宫,登顶要冲。
朝天宫坐南朝北,地势陡峭。上拱天柱,下瞰南岩,过朝天宫寓意进入天宫范围。建在崇台之上的朝天宫,地处北纬30°的高地磁地带。明永乐十年(1412年)敕建玄帝殿等建筑,总计十七间,赐额“朝天宫”。
明嘉靖年间扩修,清代和民国修补。在云雾缭绕中,朝天宫时隐时现,仿佛天上宫阙,属武当山古建筑群九宫之一。传说从此跨入天宫,因此要谨慎言行,心存敬畏。
大雅松风。古往今来,名贤雅士;文人墨客,流连忘返;驻足于此,留下咏叹。
明代嘉靖年间进士陆铨《武当游记》记载:“又行二三里,至朝天宫。宫逼近绝顶,地促径耸”;明代郧阳巡抚汪道昆《太和山记》描述:“左上行,蹑万丈峰下,登朝天宫”;明代郧阳巡抚徐学谟《游太岳记》写到:“自樃梅祠南上二里,至朝天宫小憩”;明代万历年间诗人何白《游武当山记》记载:“水激激喷薄树根乱石中,是为武当涧。又数百武,至朝天宫”;明代天启年间旅行家徐霞客《游太和山日记》记录:“过朝天宫,皆石级曲折上跻,两旁以铁柱悬索”;1940年,抗日战争时期,李宗仁携夫人郭德洁畅游武当山,题写“万方多难此登临”碑刻,屹立在朝天宫东侧。万丈合鸣。朝天宫海拔1314米,象征着一生一世。
在朝天宫的入口墙根下,有一石龙首,泉水自龙口出,墙上铭牌:天宫圣水。
明天启五年(1625年),唐王朱柽敬送铁灵官, 坐像通高1.13米,如今供奉在朝天宫。
朝天宫的下方是制药的黄龙洞,古代道人居洞中,悬长绳卖眼药,天下驰名。在朝天宫的上方,是玄天黑虎洞,据传是巡山守卫真武的黑虎居住的洞穴。值得一提的是,在朝天宫背后有一个神秘的岩洞,传说在此盘踞一条千年巨蟒。
帧AI朝天宫。负笈参顶斜桥东,万丈崖前谷底风;黄龙趺坐临天阙,黑虎巡涧似凤鸣;虔步太虚云遮路,朝天一柱圣泉清。
夏风愠解引新凉,小暑晨昏烈日长。守护武当遗产,谱写当代华章。推动文化遗产保护,赋彩人民美好生活。
强化文物保护,盘活武当资源。做好文化遗产活化利用,让历史文化开口说话。让历史与当下相融共生和谐发展。讲好中国武当故事,延续中华文脉。
编辑:李亚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