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徐静 翁红 通讯员 张喆)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十堰市以养老、托幼、垃圾分类、污水处理、厕所改造、农村公路等“六件事”为抓手,引导群众共同缔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美了村庄、富了山乡。
每天清晨,郧阳区城关镇翻山堰村村民王贤林都要把新改造的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洁净了环境,方便了游客。
翻山堰村村民王贤林表示,厕所改造了以后,环境更加干净卫生了,顾客也纷纷表示厕所改得好。
这些年,翻山堰村因地制宜探索“文旅农”三产融合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势在必行。村里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场院会以及入户走访等方式,调动群众改厕积极性。
翻山堰村党支部书记朱强介绍,该村采取“政府补一点,老百姓出一点,村上筹一点”的办法进行改造。
不仅是厕所改造换新,翻山堰村还集中推进住房条件改善、道路建设、垃圾分类等人居环境整治,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农耕文化,全域推进A级景区建设。
朱强介绍,改造后,部分村民通过旅游致富,每年能增收3万元左右,全村总收入达到50万元。
环境改善美了乡村,公路建设则方便了群众出行。张湾区花果街道花果村去年新修建了一条连接316国道和三峡路的通村公路,让村民进出更便捷。
花果村村民项丽莎介绍,以前,他们去火车站只能从方山路、红卫方向走,要花费半小时到一小时,有了这条路后,十几分钟即可到达,特别方便。
这条新修的双向两车道公路,全长2.5公里,沿线绿树成荫,花草成行,让乡村“走得出去”“引得进来”,打通了乡村振兴“出”与“进”的“双向道”。
花果村党支部书记曾寿红介绍,这条路也是西部旅游近郊游的路线,一头连着龙泉寺,另一头连着桃子村的溪乡里、田园蔡家、东风故里,这条路线将这些景区连成一片,带动周边居民增收,加速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乡村普及普惠、群众可感可及的养老、托幼、垃圾分类、污水处理、厕所改造、农村公路等乡村建设“六件事”,持续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和人居环境舒适度。
市乡村振兴局社会扶贫科科长徐洪波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已新改建农村户厕2853户;新增完成24个村的污水治理管控;新建成97个垃圾分类达标村;新启动建设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11个、乡镇公办幼儿园4所;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60公里,让群众生产生活更加便利,满意度、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编辑: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