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回顾
前几日市民张某收到了这样一条好友申请(如图)。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出于“热心”,张某便通过了申请,顺便看了一下来源,发现对方是通过搜索手机号添加,张某眉头一皱,事情可能没有那么简单。
张某看了看业主群,发现人数没变,察觉出有些不对劲,然后又找物业核实了一下,原来对方是把张某当成免费引流的工具人了,这怎么能让他得逞呢?谁知还没轮到张某发挥,对方就撤离战场了。
生活中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假如你通过了骗子的申请,把他拉进了群,等待业主们的是什么,你知道吗?↓↓↓
发发真假难辨的推销广告是轻的,更多的业主可能会被申请添加好友,随后会被拉入各种群。
第一种 可能遭遇刷单返现类诈骗
第二种 可能遭遇投资理财类诈骗
第三种 可能遭遇贷款、代办信用卡诈骗
第四种 甚至可能遭遇“杀猪盘”
一旦入群,就像羊入虎口。各种广告、各种试探,群主和托儿之间的一唱一和,总会有触动心弦的一天,那就是陷入骗局的时候。
所以很多人以为的拉人入群,其实是将人送进诈骗团伙预设好的陷阱,这种行为被称作“吸粉引流”,目前“吸粉引流”已经发展成独立门类,有专门的团伙运作通过网络兼职的方式,低价招揽学生党、宝妈们进行操作,再由诈骗集团发送博彩网站、刷单广告等实施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业主进群目的:
一、在群内推销广告:发送广告图片、链接等信息,这可比挨家挨户去发放传单、推销广告方便得多,成本也小得多。
二、获取小区业主信息:根据“入群要求”,一旦业主将昵称修改为“房号+姓名”,对方就轻松获取业主的个人信息,之后可能以邻居的名义申请添加好友,再将业主拉入提前准备好的“诈骗群”。
三、群内发送附带病毒的链接、红包:不法分子在群内发送附带病毒的链接、红包等,业主一旦点击,可能引起手机中毒,进而手机内信息被窃取,甚至导致手机绑定的银行卡内钱款损失等。
除了冒充业主进群,更有不法分子直接建立一个假的“业主群”,将群二维码张贴在各楼栋单元内,诱导业主扫码进群。
警方提示
一、当有陌生人要求入业主群时,群主必须多方求证其真实身份,同时在群设置中打开群聊邀请确认开关 ,经过群主同意群成员,方可邀请进群。
二、发现有陌生人张贴不明情况二维码,立刻向小区物业管理部门反映,同时在群内发布信息,以免业主上当受骗 。
三、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要随意扫码添加各种陌生群,或添加陌生人为好友。
编辑:陆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