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张欣 通讯员 王虎 张玥)4月6日,记者从张湾区柏林镇人民政府获悉,在该区茶产业链党委的推动和十堰市果茶研究所的支持下,经过权威专家鉴定,柏林镇秦家坪村1棵大茶树纳入中国古茶树大数据库,这是湖北省首株古茶树纳入该大数据库。
西南林业大学教授、古茶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国家创新联盟秘书长蓝增全介绍,中国古茶树大数据库是该联盟搭建起的古茶树科研平台,以茶树大数据为基础、古茶树研究为基点,构建古茶树大数据平台和茶纹链追溯平台,实现了中国古茶树大数据可视化和重点古茶树实时监测系统,目前,大数据库已经录入古茶树1602株。
张湾区柏林镇秦家坪村位于“北纬30度黄金产茶带”,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降水丰沛、植被茂盛,特别适宜茶树生长。秦家坪村种茶历史悠久,据载,明朝成化年初,居住在秦家坪老母荒口的秦氏母女,救了路过的赶考秀才方有德。方秀才考中进士官授知县,为感念母女恩情,专程探望,可惜老母已经去世。为报恩德,辞官丁忧,建老母庙,结庐守制,并潜心研制茶艺,老母荒云雾剑茶自此出世。该茶扁平似箭,颜色翠绿,冲泡后立于杯中,似揖礼致意,活灵活现。成化12年(1476年),守制期满的方知县娶秦姑娘为妻,在朝廷新设置的郧阳府下任职。他重视农桑,造福乡梓,云雾剑茶的工艺也渐至臻化。此茶经督抚推荐上贡,明宪宗朱见深品饮后大为赞赏,遂定为贡茶。此后,老母荒云雾剑茶制茶技艺传承创新,延续至今,已历21代500余年。
此次收录的古茶树位于张湾区秦家坪村二组汪家沟,东经110度,北纬32度,海拔718米,基经26厘米,树高4米。
蓝增全教授介绍,古茶树是珍贵而又稀少的茶树种质资源之一,目前对其资源量情况掌握还不够清晰,对其保护也存在盲区,古茶树拥有生物遗产和文化遗产双重意义,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古茶树资源,是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举措,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茶叶资源,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下一步,张湾区柏林镇将进一步加大古茶树资源的深度挖掘,推进古茶树认定、入库、保护、利用工作,加强茶文化研究和非遗制茶技艺传承,保护好古茶树资源,让资源和文化赋能茶产业发展。
编辑: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