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赵慧)3月14日是第19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人人享有肾脏健康——促进医疗平等,优化用药实践。十堰各大医疗机构纷纷举行爱心义诊、健康科普等系列活动。
十堰医疗机构开展“世界肾脏日”义诊宣传活动
3月14日上午,在市人民医院门诊楼一楼大厅,来自肾病内科的多名专家现场“坐诊”,免费为市民测量血压,进行蛋白尿、血红蛋白检测和用药指导。
据不完全统计,慢性肾脏病在我国及全球的发病率均已超过10%,几乎每10人中就有一位肾病患者。另一方面,慢性肾脏病致残致死率增长迅速,预测到2040年,将成为全球第五大致死病因,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但人们对其知晓率仅为12.5%。
市人民医院泌尿系统疾病中心常务副主任、肾病内科1病区主任田少江表示,慢性肾脏病的发生率很高,知晓率低、死亡率高,希望通过慢性肾脏病日的科普宣传模式和医院义诊模式,有患病风险的人能做到早筛查、早知晓、早治疗。
活动现场,医护人员还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为患者答疑解惑,帮助他们成为“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肾脏疾病越来越呈年轻化趋势
提起肾病,不少人认为是中老年人易患的疾病,其实近年来,肾脏疾病的发生越来越“年轻化”,专家提醒,青年人也要重视肾脏保护,杜绝日常不良的生活习惯。
今年38岁的张先生有15年糖尿病史,在一次眼睛手术前,他被查出肾脏出现了问题。他说,平时喝饮料,饮食不规律,经常暴饮暴食,熬夜打游戏,有一次抽血,发现肾脏不好,肌酐高。
肌酐高说明肾功能下降,但张先生当时并没在意,又过了一年后,他开始出现各种不适症状。他说,腿部和面部出现浮肿,每天感觉腿部特别胀,浮肿消不下去,时间长了之后,排尿也不是特别好,发现时已成尿毒症了。目前,张先生在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科定期进行透析治疗。
在这个透析室里,像张先生这样的年轻人还有不少。今年二十出头的小熊刚刚步入社会,没想到也被肾脏病盯上了。她说,贫血,没力气,低血糖,体检时查出肌酐较高,然后开始治疗肾脏病。躺在病床上的小熊看起来很瘦弱,她说自己从小体质就不太好,生活也一直不规律,想不到这么快就发展成尿毒症。
据十堰市肾脏病质控中心数据显示,全市23家血液透析中心里,共有2300多位透析病人,年轻患者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十堰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科主任王黎萍提醒,肾脏疾病与饮食习惯、生活规律等息息相关,吃烧烤、喝碳酸饮料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此外,高紧张、高压力、快节奏的生活状态让很多人成为熬夜族。
同时,吸烟、酗酒、憋尿、久坐、乱用药物等也是诱发年轻人肾病高发的因素。专家建议,年轻人也要定期体检肾功能或尿常规,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远离各种不良生活习惯。
专家建议:如何保护好你的肾
一旦肾脏出现问题,身体健康就会亮起“红灯”。那么,市民该如何保护肾脏的健康呢?来听听专家的建议。
肾脏在人体中的作用相当于“净化工厂”,是维持生命基本活动的最主要器官之一。
王黎萍介绍,肾脏可滤出一些代谢废物,通过肾小管也能对原尿里一些有用的物质,如糖和蛋白质进行重吸收,肾脏还能分泌一些激素,不让病人贫血,不让骨头发生病变,让血压平衡,维持电解质、钾、钙、钠等的平衡。
慢性肾脏病就像一个“隐形杀手”,严重危害着人的身体健康。专家建议,在出现以下这些症状时,一定要引起特别注意。
王黎萍提醒,部分患者出现无力,疲乏腰酸,早上起床时眼皮有些肿,尿液泡沫多且经久不散等现象,可能提示尿里出现了蛋白,此外,尿液的颜色改变或出现血尿,可能是肾炎的早期信号,要及早就诊。
预防肾脏病,除了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外,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高尿酸血症等疾病的人群,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进行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田少江建议,市民要适度低蛋白饮食,控制脂肪类食物的摄入,此外,盐里的钠进入体内后,会导致水钠潴留,增加肾脏负荷。
王黎萍介绍,市民只需进行尿常规、抽血肾功能、肾脏彩超三顶检查,就能全面检查出一个肾脏的功能学和形态学情况,从而及早发现相关临床表现。
编辑:张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