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时不等人!湖北省早稻、再生稻即将进入播种育秧关键时期,受年前冻雨和降雪天气影响,部分早稻、再生稻主产区育秧设施损毁较为严重,为保证今年早稻、再生稻生产顺利起步,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省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专家组今天(2月29日)发布《当前水稻集中育秧技术建议》。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
在育秧苗床和育秧基质方面,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专家建议,苗床要选择离大田较近,排灌条件好,运输方便,地势平坦的旱地作苗床,苗床与大田比例为1:80至100。如采用智能温室,多层秧架育秧,苗床与大田之比可达1:200;育秧基质建议使用水稻专用基质育秧,每亩用育秧基质150升左右,也可采用营养土和基质按1:1比例混合拌用,育秧基质建议使用已添加水稻育秧所需肥料和生长调节剂的基质,鼓励扩大水稻育秧基质适用范围,便于机械化流水线作业。使用营养土育秧的,早稻按亩大田125公斤(中稻按100公斤)左右备土(一方土约1500 公斤,约播400个秧盘)。播种前育苗底土每100公斤加入优质壮秧剂0.7公斤拌均匀,现拌现用。
种植水稻,选择好的品质很重要
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专家建议,早稻选择生育期105至110天左右、适宜加工专用的品种;再生稻可选用米质优、再生力强、综合抗性好、生育期130天左右的中稻品种。已经带药包衣的干种子直接播种育秧,未带药的种子催芽至破胸后,再选择合适药剂包衣拌种。常规早稻种子一般浸种24到36小时,杂交早稻种子一般浸种24小时,杂交中稻种子一般浸种10小时左右。种子放入全自动水稻种子催芽机或催芽桶内催芽,一般12小时后可破胸,破胸后晾干备用。建议种植户采用机械精确播种,常规早稻每盘播150克,杂交早稻每盘播100克,杂交中稻每盘播75克,早稻、再生稻一般3月20日左右开始播种。播种前一天,把苗床底水浇透。确保足墒出苗整齐。播后每平方米用2克敌克松兑水1公斤喷雾消毒,再覆盖籽土,厚约3至5毫米,以不见芽谷为宜。
如何做好苗期的管理
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专家建议做到如下几点:
一是保温出苗:秧苗齐苗前盖好膜,高温高湿促齐苗,遇大雨要及时排干苗床水。二是通风炼苗:一叶一心晴天开两档通风,傍晚再盖好,1~2天后可在晴天日揭夜盖炼苗,并逐渐加大通风量;二叶一心全天通风,降温炼苗,温度20~25℃为宜。阴雨天开窗炼苗,日平均温度低于12℃时不宜揭膜,雨天盖膜防雨淋。三是防病:齐苗后喷药防治立枯病、苗稻瘟等病害。四是管水:前期保持盘土湿润不发白,出现白土或叶片卷曲应及时喷水。移栽前一周左右控水,促进秧苗盘根稳健。五是施肥:对长势偏弱的秧苗,可喷施1%尿素叶面肥混合溶液,防止脱肥死苗。
苗育好了要适时移栽
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专家建议,早稻秧龄20到25天,再生稻秧龄25天左右为宜,叶龄3叶左右,株高15至20厘米移栽,备栽秧苗要求苗齐、苗匀,根盘结成毯状,提起不散,卷起不断裂。起秧移栽时,做到随起、随运、随栽。
(长江云新闻记者 陈劲松 通讯员 曹鹏)
编辑: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