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精神在山乡·村说丨小南沟村:“贡米之乡”的文明新风

时间:2023-12-21 20:34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编者按: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发出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伟大号召。一年来,党的二十大精神飞越大江南北,传遍祖国大地。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市上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紧扣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十堰篇章。《十堰新闻联播》推出系列报道“二十大精神在山乡·村说”,将镜头聚焦十堰乡村,探寻一年来各地在乡村振兴上发生的新变化,感受美丽乡村建设的新面貌。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贺翔 徐静 陈松林)小南沟村地处竹溪县西部,是历史上有名的“贡米之乡”,靠着传承数百年的稻米种植业,当地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老百姓的腰包鼓了,更追求精神上的富足。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小南沟村围绕当地历史名人的家风家训,涵养文明乡风,推进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融合发展。

小南沟村:“贡米之乡”的文明新风.mp4_20231221_195632504

寒冬时节,在村里的文化广场上,每天傍晚,由当地农民自发组织的花鼓队开始敲打起来,原本生硬的村规民约,在欢快的节奏声中,被村民们生动演绎出来。

小南沟村:“贡米之乡”的文明新风.mp4_20231221_195723646

村规民约的制定,源自当地一位历史名人。明朝万历年间,从小南沟村走出去的徐成楚,担任礼科给事中、兵科都给事等职务。作为言官、诤臣,徐成楚善于作为、能言敢言,弹劾不避权贵,谏疏不隐衷情。

小南沟村:“贡米之乡”的文明新风.mp4_20231221_195745289

徐成楚后人徐涛介绍,明朝时期,该地盛产水稻,叫做“香稻”,作为皇家特贡,致使家乡农民数百人要肩挑背驮进行朝贡,苦不堪言,徐成楚婉言进谏,说路途遥远,很难运送香稻,明神宗就下令罢免此贡,当地乡民非常感激,制作了万民伞,感谢徐成楚的善作善为,敢于为民解忧的行为。

小南沟村:“贡米之乡”的文明新风.mp4_20231221_195847407

靠着传承数百年的稻米种植业,小南沟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竹溪县中峰镇小南沟村党支部书记许启典表示,老百姓的物质文明好了起来,但精神文明还略显不足。

小南沟村:“贡米之乡”的文明新风.mp4_20231221_195922389

如何破解小南沟村民精神“缺钙”的问题?村里引导徐氏后人参与修建了乡贤馆,传承徐氏家风家训,培育向善向上的文明乡风。

小南沟村的乡贤馆里详细展示着明朝诤臣徐成楚廉明方正、忧国忧民、刚正不阿、宏裕民生的事迹,以及徐氏家族家训,激励后人立身守正、不忘初心。

徐成楚后人徐涛介绍,根据《徐氏宗谱》记载,徐成楚撰写家训有孝悌为本,忠爱以敬;立志求学,莫负青春;为善去恶,立身守正;谦恭礼士、宽厚待人;人当勤劳,俭朴为本,一直传承至今。

小南沟村:“贡米之乡”的文明新风.mp4_20231221_200019857

在乡贤馆里,村里涌现出的好公婆、好儿媳等道德模范被张贴上墙,温暖人心的故事,在村里口口相传。

小南沟村民徐业群几年前儿子去世,欠债80万元,他非常崩溃,一度放弃求生的希望,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村民都来劝导他,从各方面帮助他,他说,村民们的帮助给了他活下去的勇气。

有了村民和村干部的帮助,徐业群不仅在村上的贡米基地干活,还开了一家小药店,自食其力还清了大部分债务。他说,虽然还有十多万元的欠账,但他将尽最大努力全部还清。

小南沟村:“贡米之乡”的文明新风.mp4_20231221_200427035

今年年初,在村民们的推荐下,徐业群一家获得了“五好家庭”称号。就在前不久,村里开展家风评比,他又获得了“最美公婆”称号。

徐业群表示,儿子去世后,儿媳妇没有离开这个家,他一直把儿媳妇当女儿一样对待,他说,自己是徐成楚的后代,要发扬先祖的家训家风,和睦家庭,上敬老下敬小,把优秀传统传扬下去。

小南沟村:“贡米之乡”的文明新风.mp4_20231221_200545747

在文明乡风的吹拂下,共建共享水美乡村、共同管理美好家园,已成为小南沟村民的行为自觉,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在不断增强,村民们也获得了更多的幸福感。

小南沟村:“贡米之乡”的文明新风.mp4_20231221_200627921

许启典表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既要抓物质文明也要抓精神文明,小南沟村将以“茶山稻海”为产业基础,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抓手,稳步推进群众增收致富,同时,将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将“水美乡村、诗礼南沟”变为现实图景。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