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胃癌发病增多!6个高危因素请自查

时间:2023-11-30 10:47 来源:央视一套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近年来,我国胃癌年轻化趋势明显并且发现时大多是中晚期,容易导致胃癌的高危因素有哪些?如何做到胃病的早诊早治?一起来了解。

01 早期胃癌较隐匿,不易被发现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早诊率非常低,发现时大多已是中晚期,因为肿瘤在早期的症状并不明显,只会出现一些让人不易觉察的不适感,但千万不能对这些不适感掉以轻心。

比如,频繁出现上腹部不适,通常表现为腹部时常疼痛、腹胀或者大便带血,千万别大意,及时就医,排除肠胃炎等疾病的可能性,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此外,由于胃药的普及,多数患者在出现胃部不适症状后会自行服用胃药,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症状和体征,导致未能及时发现并治疗。

02 定期做胃镜检查是胃癌早诊的重要手段

胃镜检查是胃癌早诊的重要手段,在内镜下观察,胃癌早期可表现为小的息肉样隆起或凹陷,有些病变与黏膜相平。当内镜医师发现病变时,会格外注意病变周围黏膜的改变,这往往对病变性质有着重要提示。

很多人会因为怕疼或缺乏医疗常识,对胃镜检查望而却步。其实,无痛的胃镜检查已经比较普及。建议胃癌高危人群每1至2年做一次胃镜检查,非高危人群45岁开始做一次胃镜,之后每3至5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即可。

03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一定会发展为胃癌吗?

幽门螺杆菌是导致慢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但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一定会使胃炎演变成胃癌吗?其实,胃癌的演变是非常复杂的慢性过程。首先患者可能会出现急性胃炎、慢性胃炎,然后发展到慢性萎缩性胃炎,后面还有肠上皮化生的轻、中、重等过程。

幽门螺杆菌只是胃癌的始发因素之一。即使病人感染幽门螺杆菌,真正患上胃癌的概率还是非常低的,但幽门螺杆菌本身可以导致慢性炎症、胃溃疡等症状。所以,如果感染这种细菌,并且有溃疡病或慢性胃炎的患者,建议及早进行治疗。

04 导致胃癌的6个高危因素你避开了吗?

危险因素一: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1、不健康的作息。如熬夜、精神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等;

2、长期高盐、高脂肪、低纤维饮食。

3、此外,很多人喜欢吃夜宵,食物在胃里停滞会促使胃液大量分泌,容易导致胃黏膜糜烂、溃疡等,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危险因素二: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造成胃黏膜慢性炎症,长期慢性炎症会导致胃黏膜出现异常细胞增殖,从而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危险因素三:慢性胃病及癌前病变

这几种癌前病变本身不是癌,但有可能发展成癌。

1、慢性萎缩性胃炎:因为不断感染,反复刺激、修复胃黏膜,逐步导致不典型增生,最后进展成癌;

2、胃息肉:早期没有任何症状,发现疼痛等症状时多是癌变晚期;

3、残胃:做过胃部手术,例如以前的胃出血穿孔没好,这样的残胃癌变发病率较高;

4、胃溃疡:胃癌的高危人群。

危险因素四:饮酒与吸烟

长期饮酒、吸烟是诱发胃癌的危险因素。酒精和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经血液循环到达胃部,对胃黏膜产生刺激和损害,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危险因素五:肥胖和缺乏运动

肥胖会导致慢性炎症和胃黏膜受损,增加患胃癌的风险;缺乏运动,则会导致身体代谢紊乱和免疫功能下降,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

危险因素六:遗传

如果家族中有胃癌患者,那么亲属应定期进行胃癌的筛查和监测,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胃癌。

胃癌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能否痊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现的早晚和治疗的过程是否规范。

早发现非常重要,别觉得忍一时没什么大不了。

编辑:万林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