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田晶晶 王逸雯)晴天是市民亲近自然、休闲健身的好去处,雨天变身为一块会吸水的“海绵”。四方山生态公园充分运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发挥“吸水、蓄水、渗水、净水、排水”功能,让天然水资源更有效地循环使用。
9月12日上午,记者来到四方山南广场,虽然一直下着雨,但广场上却鲜见积水,这得益于四方山南广场的雨水收集系统。原来在广场地板下面藏有一个大水窖,这是整个雨水收集系统的关键工程。
四方山生态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梁誉馨介绍,该雨水收集系统蓄水池直径30米、深度1.8米、蓄水水位1.4米、蓄水池总容积约1200立方米。
围绕四方山南广场共建有4条U形渠,总长度1200多米,雨水通过这些水渠汇入大水窖,再经过沉砂池和碎石两道关口,过滤掉水中的落叶、泥沙等杂物汇入蓄水池。
梁誉馨介绍,在确保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过滤后搜集的雨水用于喷泉和绿化灌溉,同时也可作为应急消防蓄水池,形成一个小型的水资源循环系统,一年可节约用水1700立方米。
记者了解到,水窖上方的广场上铺设可吸水的透水砖,面积为3000多平方米,广场外围建设总长2000米的游步道,大部分采用透水的陶土砖铺设,而绿地上铺了厚厚的草坪,雨水可快速渗入地表,储存在土壤里,保证广场的植被生长需要,节约了灌溉用水,整个南门广场犹如躺在一块“大海绵垫”上。
梁誉馨表示,下一步,他们将继续把“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贯穿于四方山公园建设的全过程,推进海绵型公园、绿地、雨水设施管网建设,提高消纳雨水的能力,完善节水设施,增强城市海绵体功能。
编辑:张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