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喻波 实习生 刘彦辛)夏季是采收蜂蜜的季节,张湾区方滩乡转头沟村养蜂人李勇也迎来了“甜蜜”的收获。
叫上媳妇,换好衣服,带上工具,李勇来到山场蜂箱边,点燃艾草,制造烟雾。李勇告诉记者,蜜蜂怕烟熏,用烟雾喷一下,它就会飞离蜂箱,也会温顺许多。
随后,李勇慢慢地打开蜂箱,取出一板板蜂脾,查看一格格“小房间”里的蜂蜜情况,取出成熟的蜂蜜,留下未成熟的蜂蜜继续酿造。每个蜂箱大约有10块蜂脾,李勇打开的这箱可采集4脾蜂蜜,差不多有14斤。
把可采集的蜂脾带下山,夫妻俩总会在摇蜜之前,尝上一口带着蜂巢的蜂蜜。夫妻俩人把刷过的蜂脾放入摇蜜机中,金黄透亮的蜂蜜从蜂巢中甩出,顺着筒壁流下来,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甜味道。
方滩乡四面环山、植被资源丰富,不仅有油菜花、槐花和各种果树花,还有天麻、川贝等100多种中药材,构成了丰富的蜜源植物,因此,这里的蜂蜜也被称为药蜜和百花蜜。
今年49岁的李勇,在外打过工,与人合伙开过诊所。八年前,他帮村里的一位老人卖蜂蜜,后来,老人感激他,教授养蜂技术,他才开启了这项“甜蜜事业”。
李勇从小就害怕蜜蜂,开始时也不愿意养蜜蜂,在老人的教导下,渐渐地,他也喜欢上蜜蜂,从原来的副业做成现在的主业。
就这样,半路出家的李勇开始扩大养殖规模。然而,在扩大养殖的第三年,他因为经验不足,那年取的蜜过多,给蜜蜂留的少,又遇上了寒冬,100多箱蜜蜂被冻死,只剩下80多箱,损失了10多万。
吃一堑长一智,李勇总结失败的教训,悟出了养蜂和做人的道理。他说,蜜蜂为他创造了价值,不能过多地猎取它们的口粮,需要留足余粮,就像做人一样,给对方留足空间。
慢慢地,李勇的养蜂产业越做越大。现在,蜂场里有350多箱蜜蜂,每年产出蜂蜜近3000斤,收益在20万至30万。
李勇说,方滩乡山上资源丰富,蜜源很多,他想带领更多的农户进行中蜂养殖,把蜂蜜产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的农民发家致富。
编辑:陆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