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个优良天气相伴 十堰全力攻坚换来水清天蓝地净

时间:2023-07-12 20:58 来源:中国环境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近日,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2年湖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2年全省326个省控监测断面(水域)总体水质为优,劣Ⅴ类断面实现“清零”;全省17个重点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82.9%,十堰市等6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

2022年,十堰围绕管好每条河、盯好每一天、守好每片土,深入打好水气土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推进十堰水更清、天更蓝、地更净。

管好每条河

197个水质断面全达标率

“我们照单全收,立行立改。”2022年12月底,在十堰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约谈会上,十堰市一管委会负责人信誓旦旦地表示。

他感慨地说,流经辖区一条小河部分时段水质异常被约谈,这充分体现十堰全力管好每条河的坚决态度和坚定信心。

记者了解到,十堰境内大小河流2489条,直接入库的汉江一级支流有堵河、金钱河、东河、天河、曲远河、神定河、淘谷河、泗河、剑河、官山河、浪河等11条。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北方“守井人”,十堰水环境保护压力大、责任重。

“生态环境部在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共设置国控断面75个,涉及陕西、河南、湖北省3省5市,而十堰23个,占近1/3;十堰辖区设省控断面27个,断面数量位居全省第二。”十堰市生态环境局水科科长龚鹏飞说,十堰在湖北乃至全国保水护水战略地位极为特殊。

为推进国控、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去年3月,十堰以堵河流域为试点,开展跨界水环境质量考核,将堵河以县域分区段,通过分析对比县域边界出入境断面水质变化情况,进一步厘清属地政府责任。

去年6月初,十堰开始全面实施县域跨界水质考核,涵盖10个县(市、区),考核指标包括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3个,全市28个断面纳入其中。

去年6月底,十堰各县市区相继启动跨乡镇水质考核,全市119个乡镇均设置一个考核断面,每月进行考核打分。

至此,十堰在省内率先完成涵盖国家、省、市、县乡多级联考体系,累计涉及断面197个。其中,县域及乡镇跨界水质情况考核完全由十堰市实施。

龚鹏飞表示,排名只是手段,根本目的还是预警。通过情况通报,督导各县市区及乡镇对水质出现波动的断面及时开展排查、诊断和治理,确保水质稳定。

十堰每年还归集3300万元,用于全市水环境质量横向生态补偿,考核优良的进行奖励,考核不合格的予以限批。

以考促管促改,推进断面水质持续改善。2022年,十堰23个国控断面、27个省控断面水质、28个县域跨界断面、119个跨乡镇考核断面水质年度达标率均为100%。

盯好每一天

338个优良天气相伴

“AQI指数83,良。”2022年12月31日晚,看到2022年最后一天空气质量指数达标,十堰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科科长柯俊长舒了一口气。

“太不容易了,最近几个月我们的心一直提到嗓子眼。”柯俊坦言,今年秋冬季,面对全年空气质量污染天数“余额”不足,他们管大气连一口大气也不敢出。

记者了解到,2022年十堰持续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城区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全天候巡查,一周巡7天,6个白班加一个夜班,一年365天风雨无阻,发现问题及时交办解决。

十堰调整中心城区乡镇街道环境空气质量考核办法,增加PM10、PM2.5及优良率同比改善分值,以提升基层抓“治气”主观能动性;提前分配中央大气补偿资金,助力全市大气污染防治等。

受夏季臭氧污染等因素影响,截至2022年10月24日,十堰市空气质量达省定考核目标92.0%还有6天轻度污染超标余量,达省定激励目标还有5天余量。

2022年11月上旬,一场突如其来的污染团造访,致使喇叭口构造的十堰城区11月8日—11日又连续耗去4个优良天。距离年终不到两月,十堰仅剩2天超标余量,秋冬季又是大气污染“重灾”季,一时间形势逼人。

以日保年,坚决守好每一天。蓝劲松表示,我们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持续加压加力,以最有力、最严格、最精准的治理措施,全面冲刺年度目标完成。

在省厅大气攻坚帮扶组推动指导下,十堰在全省率先启动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行动,探索“1+5”攻坚模式,即实行重点污染源包联攻坚机制,实施扬尘治理、机动车排放监管、加油站监管、餐饮油烟监管、工业企业达标排放排查等5个专项行动。

十堰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分别对口包联9个(项)重点大气污染源,不定期深入实地督导整改。上行下效,十堰各县市区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负责包联各自辖区重点污染源。

十堰率先印发大气污染防治约谈实施办法(试行),分管副市长亲自对4个县(市、区)政府及3个乡镇焚烧秸秆问题予以约谈。

十堰还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2022年12月9日—11日,一股大气污染团南下,将穿越十堰中心城区。

工地全面停工,企业错峰生产,道路洒水降尘,人工增雨炮弹频发,为避免外来污染与内源污染叠加影响,十堰各项有效措施齐上,成功“熬”过一次全省性污染团侵袭劫难(全省仅神农架、十堰未出现污染天气)。

有付出就有回报。通过一年艰辛努力,2022年十堰市收获338个优良天,优良天气达标率92.6%,与2021年同比上升0.3%,位居全省第三;PM10( 55.2μg/m3)、PM2.5( 32.7μg/m3)均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考核标准。

守好每片土

1578个村庄环境“大变脸”

“美人蕉绿意盎然,开着黄色的花;菖蒲长势喜人,试与美人蕉一决高下。”日前,记者走进十堰市郧西县刘家湾村村头,但见公路边田地里,一个污水处理设施格外引人注目。

为呵护郧西天河优质水源,近年来,刘家湾村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铺设污水管网5公里,建成污水处理设施3个,实现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

该村还投资20万元添置垃圾车1辆、分类垃圾投放柜1个、垃圾中转箱5个、垃圾桶230个,并按照户分类、组收集、村转运模式推进垃圾分类,实现垃圾收集清运全覆盖。

去年十堰新增35个村庄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该局土科科长贺娴说,近年来,十堰市积极争取资金约12亿元,在10个县(市、区)1578个行政村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政村整治覆盖率达到87.3%,整治力度及成效位居全省前列,整治内容重点包括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治理等。

整治中,十堰市累计添置垃圾桶约30万个,垃圾中转箱约1万个,垃圾收集清运车2000多辆;建设庭院式污水处理设施550座,集中式和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1500多座,水肥一体化设施507座,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1550公里,使十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37.68%,远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为防止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晒太阳”,十堰市多次召开会议,健全设施长效运维机制。各县(市、区)因地制宜选择1至2种工艺,明确3至5年免费运维期,由建设单位提供免费运维服务。

免费运维期过后,各县(市、区)通过招投标等方式,选择有实力、有技术、有经验的企业,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专业化运维,运维费用由政府负责。

“让专业人干专业事。”据贺娴介绍,除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内污水进入城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外,其他县(市、区)均已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第三方专业化运维。

为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规范化专业化,十堰市制定设施运维管理工作考核细则。该细则包括运维管理、专业运维、设施运行等考核项目,明确管理制度、监督性监测、站容站貌、污水管网、水质达标等内容。

通过农村污水处理精细化考核,推动十堰农村20t/d以上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率为92.2%,出水水质达标率为94.9%。

多年来,十堰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全市创建生态乡镇148个、生态村1610个,8个县(市、区)全部创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创建数量和质量全省第一。十堰市在湖北省率先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和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作者:叶相成)

编辑:张红艳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