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3年,十堰力争食品饮料综合产值超千亿元

时间:2023-06-28 10:34 来源:十堰晚报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1687912731504

依托十堰的好山好水优势,十堰着力打造“武当山茶”“武当山珍”“武当蜜桔”“房县黄酒”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资料图片)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十堰水资源丰富,是全国首批“中国好水”水源地。因此,发展绿色食品饮料产业,十堰优势明显。日前,十堰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十堰市突破性发展绿色食品饮料产业三年行动(2023-2025)方案》,明确通过做强优势产业、壮大潜力产业、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各产业良好发展,使十堰全市绿色食品饮料综合产值突破1000亿元。

依靠“中国好水” “十堰造”广受青睐

近日,在首届湖北食品产业链博览会上刮起的一阵“十堰造”风潮,让参加活动的市绿色食品饮料产业工作专班办公室有关负责人感慨不已。十堰市商务局组织全市40家绿色食品饮料企业、300余种产品参展,“十堰造”产品一经亮相便备受好评,累计吸引近3万人次购买。

十堰绿色食品饮料产品能够在展会大放异彩,绝非偶然。对于十堰来说,发展绿色食品饮料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十堰水资源丰富,水源区面积大,是全国首批“中国好水”水源地。经过多年发展,十堰形成以食用菌、茶叶、小水果、水产品加工在内的优势特色产业,2022年,全市绿色食品饮料综合产值787亿元,在全省农业产业发展中整体优势明显。

2022年以来,我市锚定省委赋予的“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定位,成立绿色食品饮料产业工作专班,激活丰富的山水资源,加快构建绿色高效特色产业生产体系、加工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产业龙头做大、加工升级、品牌做响、产业融合,切实把生态优势变成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和民生福祉。

依靠“中国好水”的优势,近年来,我市借“水”行舟,水经济产业集群迅速发展壮大。华彬集团在竹溪开发的 VOSS高端矿泉水,于2018年投产上市,竹溪成为挪威 VOSS矿泉水在中国的唯一生产基地;今年5月8日,总投资2.6亿元的武当酒谷项目开建,预计11月投产运营;总投资30亿元的北控集团燕京啤酒精酿制造项目已完成初步选址;华润怡宝纯净水生产项目已完成取水口水质、水深取样检测……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市绿色食品饮料产业发展迅速,1至4月,全市绿色食品饮料产业招商引资项目64个,签约总金额189.57亿元;在建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的绿色食品饮料项目38个,总投资81.9亿元;新增规模以上绿色食品饮料加工企业19家,总数达到138家。

以“水”生金 打造千亿产业

近日,记者在丹江口市水都工业园看到,北京一轻食品(丹江口)产业园内一片忙碌,工人师傅们正在吊装钢柱,项目进入主体施工阶段。该项目投资3.5亿元,建设开发年处理两万吨蜜橘的全橘加工产业,规划新建1条陈皮茶饮料、7条桶装和瓶装水生产线。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生产茶、果汁、天然饮用水等各类饮料30万吨。

可以说,这个项目的落地,正是看中“中国好水”的魅力。为做好山水文章,努力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日前,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十堰市突破性发展绿色食品饮料产业三年行动(2023-2025)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到2025年,十堰市整体创建成为国家优质农产品生产重点市,其中创建全国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15个以上、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6个以上、全国有机农产品基地3个以上。饮料、渔业、食用菌、中药材、茶叶、水果、黄酒等重点产业,各培育一个地方特色明显、市场知名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区域公用品牌。全市有效使用绿色食品品牌120个以上、有机产品品牌40个以上、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30个以上。全市从事绿色食品饮料产业的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分别达到两家、80家和250家以上;绿色食品饮料综合产值突破1000亿元,其中加工产值突破700亿元。

《方案》明确做强优势产业,在饮料产业上,立足“中国好水”品牌,围绕打造“十堰造”国民级饮用水产业集群,科学规划全市饮料产业布局。到2025年,全市饮料综合产值达到150亿元,其中软饮料总产量500万吨以上,综合产值80亿元,饮料酒5万千升以上,综合产值70亿元。在蔬菜及食用菌产业上,利用食用菌、魔芋、高山蔬菜、山野菜、山竹笋、阳荷笋等优势特色资源,围绕初加工产品上档次、精深加工扩规模,提高加工转化率。到2025年,全市蔬菜及食用菌加工能力达到100万吨,综合产值335亿元以上。

此外,要壮大潜力产业——渔业,利用我市丰富的渔业资源,推广陆基设施渔业和大水面生态渔业等健康养殖模式,加大对鲟鱼、翘嘴鲌、鲈鱼、鳜鱼、虹鳟鱼、大鲵等特色水产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的支持。提升优质粮油、茶叶、水果、中药材产业,让传统产业魅力永驻。

紧抓任务节点 全力做好“水文章”

《方案》明确,十堰发展绿色食品饮料产品,要完善绿色生产体系。建设标准化原料基地,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加大优质种源供应。在提升绿色加工水平上,要壮大企业规模,支持科技创新,加快园区建设。充分利用“中国好水”水源地优势,在包装饮用水领域布局创建一个区域公用品牌。聚焦农业重点产业链建设,加快产业链联盟组建,每个产业链培育一个区域公用品牌,将“武当山茶”“武当山珍”“武当蜜桔”“房县黄酒”等打造成为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影响力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推进三产融合,打好“南水北调牌”,依托武当山旅游品牌和丹江口水库及汉江、堵河、天河等主要水系,围绕建设中国水源生态休闲基地目标,构建山水人文相融,产景城乡共兴的山水公园系统。

实施重点关键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制度,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聚焦关键品种、关键技术、关键工艺,遴选一批重大科技课题组织攻关,破解制约我市绿色食品饮料产业开发的技术“瓶颈”。

山水车城、宜居十堰。在守护一库净水永续北送的同时,我市用好水资源、做足水文章,做强水经济,水也成为绿色低碳发展的动力源泉。(十堰晚报 记者 罗毅

编辑:陆兴敏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