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得挨个送,有了驿站和快递柜后,方便多了。”4月3日中午,快递员张天帅将一大袋快递放入市城区人民南路一家快递驿站。收到包裹,驿站工作人员随即发送短信给用户,提醒取件。
近年来,随着我市快递驿站和智能快递柜的不断布局,快递“最后一公里”日益便捷、畅通。
4月3日上午11时,记者来到位于汉江中路的十堰快递物流园。这是我市2022年新建的物流园项目,既盘活了闲置国有资产,又有效推动快递物流与供应链、产业链融合发展。
记者看到,园区对快递企业布局进行统一规划,环境整洁大方。截至目前,已有张湾圆通、张湾极兔、张湾中通、韵达、申通等五家快递企业入驻,分布在多个车间内。
“整体搬迁入驻后,作业环境较此前大为改善。交通便利,不仅离高速路口近,还有公交通达。同时,地处老工业区,用工成本大大降低。”张湾极兔公司负责人石磊说,园区快递派送更便利,派送时效相对提前了1至2个小时。
据了解,为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推进物流降本增效,进一步盘活市政府划转移交的双星东风轮胎厂搬迁腾退闲置资产,十堰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会同市邮政管理局共同研究,谋划十堰市快递物流园改造项目。根据规划,园区将满足13家快递企业入驻,力争将其打造成辐射鄂、豫、陕、渝毗邻地区的综合物流服务平台。
上午11时30分,园区张湾圆通快递分拨中心呈现一派繁忙景象,传输带两侧的工人忙着分拣包裹,快递员则忙着理货装车。
32岁的张天帅是张湾圆通公司的一名快递员,从事快递工作已有五年。“2018年从老家山西太原到十堰后,一直从事快递工作。”张天帅说,做快递员时间很自由,多干多得,他很喜欢这份工作。刚入行时,他一天要派送快递近200件,现在已经涨到四五百件,“双11”期间可达六七百件。
分拨中心尽是忙碌的身影,张天帅边小心翼翼将快递装车,边对记者热情地说:“装好就能发车派送了。”
12时许,临近出发时间,张天帅专门把副驾驶座给记者腾了出来。平时,这里塞满了快递。“为了装更多的快递,我已经换了三台车。”张天帅说。
车辆一路行进,最终抵达人民南路。将几个散件送到用户手中后,张天帅直奔堰桥路快递驿站。“现在送快递,主要靠驿站。”张天帅感慨,有了驿站和智能快递柜,轻松多了。刚入行时,一天快递送完得七八个小时,经常忙到晚上七八点,现在四个小时就能完成。手中50%以上的快递,都是通过驿站或智能快递柜送到用户手中。
离开堰桥路快递驿站,记者跟随张天帅前往献珍路的几家驿站送快递。正午时分,雨越下越大,张天帅顾不得打伞,穿梭在雨中。其间,不少用户打来电话催件,他总是耐心回复:“放心,今天一定能送到。”
张天帅说,当快递扫描进站后,用户手机就会收到快递正在派送的信息。有些用户比较急,就会联系催件。同时,公司对快递时效也有要求,除非是个别特大件,一趟装不下,否则都要求当天送完。如果没有驿站和智能快递柜,一天四五百件快递,一个人根本送不完。
顾不得吃午饭,记者和张天帅驾车穿梭在人民南路的大街小巷派送快递。看着车内的包裹越来越少,张天帅脸上轻松了许多。不过,当天的活还没干完。到下午2时,他又驾车返回物流园分拨中心,再次把快递装车。
十堰多家快递企业负责人表示,在2018年,城区快递驿站和智能快递柜入库率为15%至20%,而到2023年,入库率已经达到80%至85%,预计未来两三年,这一数据有望达到95%以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是,快递力量下沉到驿站,由驿站负责派送到用户,而快递员则负责城区物流。”张湾极兔公司负责人石磊表示,随着快递驿站的布局不断加密,以驿站为中心的派送半径有望破解快递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
市邮政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寄递服务规范化“云鸽驿站”“菜鸟驿站”“兔喜生活”等便民驿站360家,智能快件柜500处,成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堰日报 记者 曾雨)
编辑:陆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