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农业农村暨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举行 深入实施强县工程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走好具有山区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

时间:2023-04-07 07:23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市委农业农村暨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举行
深入实施强县工程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走好具有山区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

黄剑雄讲话 王永辉主持 师永学出席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黄龙波 张磊 特约记者 范庭雨4月6日,市委农业农村暨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举行。市委书记黄剑雄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强县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永辉主持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师永学出席会议。

黄剑雄指出,“三农”稳,大局才稳。十堰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农业分量重、农业人口多,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大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做好“三农”工作意义重大。要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站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工作要求,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黄剑雄指出,过去一年,我市在大旱之年稳产保收,脱贫成果持续巩固,重点工作争先进位,乡村建设活力迸发。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深入实施强县工程,加快走出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

黄剑雄强调,要聚焦防风险,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实施好中央、省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制度,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树牢大食物观,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重点发展设施农业,推进老旧蔬菜设施、畜禽规模化养殖场改造升级,发展生态高效设施渔业。全面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大排查行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构建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快速响应、精准帮扶、动态清零的工作闭环。

黄剑雄强调,要聚焦“土特产”,因地制宜发展主导特色产业。一是在打响品牌上下功夫。建立从标牌到品牌、名牌、王牌的梯次培育机制,让十堰“山货”成为叫响全国的“抢手货”。二是找准“土特产”方向。树立“该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理念,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推动主导产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做强食用菌、中药材、茶叶、水果、木本油料、黄酒等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建设更多“小而精、特而美”的“一县一业”产业集群,实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三是提升产业链效益。加快实施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行动,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产业体系,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黄剑雄强调,要聚焦强县域,大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一是提升县城品质。优化县城空间,做到滨水控宽度、临山控高度、整体控密度,保留山水生态特色,打造符合县城特点的田园城市、品质县城;全面提升县城交通、电力、通信、供水、供气、污水垃圾处理以及综合防灾等基础设施水平,抓好片区综合开发、街区提档升级和旧城改造,开展城乡结合部“十堆十乱”整治行动,做好沿河、视线走廊的美化亮化、景观提升工程,统筹推进林相季相改造,建设多彩县城。二是做优“三项服务”。优化政务服务,推动医疗卫生、养老服务、劳动就业、社会救助等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联结到网、下沉到村,推进市县乡村四级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及公共服务事项全部进驻政务服务大厅。优化公共服务,持续深化教联体、医共体建设,每个县城至少办好一所优质高中和职业学校、一所县级养老机构,深化农村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推行乡村医务人员“县管乡用、乡管村用”,培养更多的“好老师、好校长”“好医生、好院长”。优化生活服务,加快文体、休闲娱乐等文化服务供给,丰富群众性体育活动,营造蓬勃向上的大环境。三是善于经营城市。坚持以城建城、以城养城、以城兴城,算好资源要素账、投入产出账、长远发展账,做大做强融资平台,打通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通道,通过县城功能完善、品质提升带动强县工程突破性发展,实现产城一体、产城融合。

黄剑雄强调,要聚焦“六件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一是把乡村规划编制好。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不搞千村一面、大拆大建,学习借鉴外地乡村建设“六不六多”做法,推动田园整洁化、景观化、融合化,把民俗风情体现出来、生态底色展现出来、乡风本真凸显出来。二是把“六件事”落实好。抓好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无动力、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探索建立“政府扶得起、村里办得起、农民用得上、服务可持续”的托育和养老机构长效运行机制,推进厕所革命和农村公路建设;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办好乡村建设“六件事”,让群众从“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办好试点、以点铺开,形成以小家美共促全村美的共识。三是把乡风文明治理好。深化“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创建,持续整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吸引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强化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功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机制;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体系。

黄剑雄要求,扛起政治责任,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一是坚持“双轮驱动”。协同推进科技强农、农村改革,联合攻关一批农业科技项目,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健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提升“三种能力”。进一步提升“以帮扶促发展”的能力,充分发挥各级帮扶资源优势,积极向上争取、向外推介,在兴产业、扩投资上多点发力。提升“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能力,统筹安排好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创新和乡村振兴等方面资金,杜绝农业资金“撒胡椒面”。提升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持续深化“户户走到”,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听真话、察实情、办实事。三是保持“四种状态”。领导干部要倍加珍惜组织厚爱,任何岗位都要“进得去、待得住、走得了、回得去”,以实干实绩赢得群众口碑。四是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县委书记要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要履行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的职责,确保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王永辉要求,切实增强重农强农的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上来,不折不扣推动“三农”工作落地见效。突出抓好农业农村现代化重点任务,做好稳产保供、特色、绿色、产业链、科技、改革等文章,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扎实推进强县工程,坚决守住防返贫底线,推动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强乡村振兴各类要素保障,夯实“人财地技”支撑,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

会议安排部署了2023年全市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郧西县、房县、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作交流发言。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形式召开,各县(市、区)设分会场。市领导蔡静峰、高义勇、胡志莉、蔡贤忠、张涛、郑会军、师利龙、龚举海、沈明云在主分会场参加会议。

编辑:王聪骢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