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金勤 通讯员 余长水 刘芳) “堰遇车城 共见幸福“网络大V十堰行2023年采风活动继续开展。3月23日参与本次活动的媒体记者及网络大V将对郧阳区的香菇小镇、杨溪渔村、龙韵村等地进行实地探访。
当天上午,采风团成员首先来到了郧阳区杨溪铺镇青龙泉社区,媒体记者与网络大V们参观了香菇小镇,大V们看到长势喜人的灵芝,情不自禁的现场直播带货。
杨溪铺镇青龙泉社区集中安置全区18个乡镇243个村4152户14892名易迁对象,是全省最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成立4年来,青龙泉社区搭建“1+2+N”产业体系,建设香菇产业园、袜业产业园,开发小作坊、小物流、小买卖等就业岗位,实现了“一户一产业目标”。2022年,青龙泉社区人均可支配收入17230元,同比增长13.8%。体系为要,以融促稳。青龙泉社区构建起了“社区党委—党支部—网格党小组”三级服务阵地,搭建“三员三长”队伍体系,落实“六查六防”工作机制,推进“五治”融合治理方式,引领社区居民强化融入感、提升认同感、形成自豪感。
随后,采风团成员来到青龙泉社区的棉伙棉伴袜业工厂,近距离了解从一根丝线到一双袜子的制造过程,同时了解青龙泉社区居民在家门口上班的幸福生活,体验了解青龙泉社区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具体做法和成功经验。
湖北棉伙棉伴智能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张浩表示,今年公司形势发展好,1000多台机器24小时生产,依然满足不了客户需求,因为时间紧任务重,每天生产30万双,今年目标达到5亿元,加上分厂,今年目标总产值达10亿元。
在郧阳区柳陂镇龙韵村,采风团成员参观探访该村的共享生态农场,走进龙韵村村史馆和中国红色报纸展览馆,深入了解龙韵村的发展历史,以及该村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所做出的成绩和经验。
近年来,龙韵村立足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实际,以文旅产业主导,以香菇袜业兜底,以生态农业探索,全面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鼓励党员干部和能人大户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上发挥作用。因人而异谋划产业,将村民紧紧依附在各个产业链上,充分发挥和调动村民积极性,致力共同发展、共同致富。
市场带动,共建文旅产业。坚持把安置与兴业同步谋划,利用市场主体,同步建成记忆街、工坊街、风情街三条文创街区,打造“农、旅、文、商、学、艺”综合体,大力发展旅游业,解决易迁群众就业难的问题。景区内以花布、古玩、字画、奇石、瓷器、餐饮等业态为主,整个商业街区已入驻41家商业。年可实现稳定就业266人,产值3660万元。
编辑:李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