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发布1号消费警示、预警!这场活动“含金量”很多

时间:2023-03-15 17:30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黄子怡 特约记者 姜益民)为更好普及消费维权知识,优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3月15日上午,3·15主题活动在市六堰人民广场举行。

QQ图片20230315162854

“2023年十堰市3·15主题活动”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消费者委员会、十堰广播电视台主办,十堰广电传媒集团、张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承办,旨在打造放心消费环境,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

QQ图片20230315163352

活动现场展示了4部短片案例,并由十堰消费观察员赵翰祥、律师丁剑锋、市场监管局食品科、十堰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十堰银保监分局、十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物业科等职能部门代表组成的“维权三剑客”,分别就各个行业的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维权建议。

具体有哪些经典案例?“三剑客”又是怎么教我们维权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当“光盘”成为习惯》

十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监督管理科 陈伟: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树立正确食品消费观,做到“吃多少点多少”,积极打包剩菜,自觉抵制盲目攀比、挥霍浪费等不良行为。大力践行文明用餐、珍惜粮食的良好道德风尚。

《医美套路深 消费要看清》
《办卡容易退卡难》

十堰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 雷植名: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必须在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合法医疗美容机构开展。在日常生活中,隆胸、隆鼻、抽脂、割双眼皮、打瘦脸针等都属于医疗美容项目,请消费者选择合法的美容医疗机构接受医疗美容服务,发现任何非法实施医疗美容的机构或个人请向所在地卫生健康部门和监督机构举报。

《科学理财很重要》
《警惕退保“黑产业”》
《陌生来电要当心》

十堰银保监分局保险监管科副科长 陈伟:一般的理财产品都是通过正规的金融机构进行发售的,我们在购买报保险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理财产品是和谁签的合同,要选择正确的金融渠道。

《小区公共收益到底归谁》

十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物业科 张军:2021年来,我局联合市城管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委等6部门,连续2年开展了“物业领域侵害群众利益专项整治”行动,对物业收费不透明、小区公共收益不公示等现象进行专项整治,共移交查处违法违规线索7件,公开曝光16家企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来看,绝大部分小区都能按规定每半年公示一次公共收益,我们也欢迎广大业主如发现物业企业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可及时向我们举报投诉,投诉电话:8673156。

除了上述的四个案例,记者还在现场直击采访,进行有效快捷打假。

如何辨别假农资、假烟

十堰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副支队长 王宏彪:假劣农资的辨别通过肉眼是不容易做到的,农民朋友们在购买农资时做到以下三点,就不容易上当受骗:

一是购买的渠道要正规,不要到网上购买,风险较大,质量无保障;不要到无证无照的小店购买;不要到流动商贩处(俗称农资销售忽悠团)。要到信誉好,服务好的正规农资门店购买。

二是购买的农资产品包装标签内容要完整,如果包装上有过度夸张性的虚假宣传,大概率这种产品质量是有问题的。

三是保存好购物发票与产品包装,这是维权的依据与关键。

农民朋友们掌握这三点就不容易买到假货,即使质量有问题也可以及时维权,避免损失。

十堰市城区烟草专卖局 李涛:一是选择正规的零售户购买,二是每个零售户的卷烟上都会有32位的喷码,后12位喷码和商户持有的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上的号码一致,那么这个烟就没有问题

防范中老年保健品诈骗

十堰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反诈中心负责人 毛群:中老年朋友要牢记一点,保健品不等于药品, 不要过分相信保健品的疗效,不要相信商业广告的夸大宣传,不要相信骗子口中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要相信科学,身体如有不适,应当及时就医。

提醒:诈骗套路不胜防,老年群体要警惕;免费礼品需谨慎,讲座忽悠莫轻信;生病及时去医院,免费问诊细分辨;莫被神药蒙蔽眼,理性守住养老钱。

2022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12315平台受理消费者诉求共计76158件,其中咨询56023件,咨询答复率为100%,投诉17183件,举报2952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23.17万元。

新闻相关链接:

2023年1号消费警示
直播带货防风险

一、产品质量货不对板,消费者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权益受损严重;

二、消费者获取经营者及商品信息受限,经营者无需实名注册、无信用担保、无交易门槛,商品的质量、来源、渠道、价格等信息的真实性存疑,发生纠纷时消费者追责难;

三、消费纠纷多牵涉异地商家,地区跨度大,消费者举证难,维权成本高。

2023年1号消费预警
直播带货防风险

一、切勿在网购时轻易与商家进行私人定制商品交易。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规定,消费者定制的商品不适用7日无理由退货,所以不建议消费者在直播秒杀时冲动定制商品;

二、不要轻信广告标语或跟随主播带货节奏,观看直播确实有必要购买的,消费者应保留直播视频,避免产生争议;

三、由于直播带货存在流动性大和经营隐蔽性的特点,建议网购时选择正规、知名度高的平台,采取第三方支付方式,即使发生交易纠纷,还可以向平台进行申诉;

四、保留购物凭证以备维权,一旦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可及时向属地有关部门投诉、举报。

在2022年度“放心舒心消费在湖北”创建活动中,经过层层严选和规范评审,涌现出一批典型示范单位,今天在活动现场对这些单位进行表彰。

640

编辑:陈琦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