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赵向军 汤海涛 通讯员 李镇海)3月3日是第十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记者从市林业局了解到,近年来,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十堰野生动植物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随着春天的到来,野生动植物开始孕育新生命。近日,两组“舐犊情深”的温馨画面,出现在湖北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中,画面中,中华斑羚和小麂的幼崽紧紧偎依在妈妈怀中享受着亲子时光。视频在央视、省级各大网络媒体转载,受到广泛关注。
我市地处秦巴山区腹地,森林广袤,湿地众多,生物资源丰富,已查明的陆生野生脊椎动物有800多种,其中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413种。保护野生动物,我市态度坚决,2020年,我市发布通告,十堰全域禁猎。
市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保护站林业高级工程师杨婕表示,将严厉打击非法猎捕、交易、食用野生动物的犯罪活动,非法采集、销售国家保护野生植物的犯罪活动,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经过保护,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世界最神秘的鸟”海南虎斑鳽相继在我市被发现。跟野生动物保护一样,我市野生植物保护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巴山黄芪、大果溲疏、洪氏婆婆纳等植物新物种也频频现身。这主要得益于我市长期以来实施野生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就地保护网络得以不断完善。
市林业局自然保护地管理科吴涛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建有自然保护区 12个,规划批复面积 22.87 万公顷,通过保护区设立,使重要资源、森林实现应保尽保。
生态是十堰最大的优势,绿色是十堰最美的底色。多年来,我市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编辑: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