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十堰市基层理论宣讲工作获中央、省级表彰

时间:2023-02-13 12:57 来源:秦楚网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近日,中宣部、湖北省委宣传部分别表彰了一批2022年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个人和优秀理论宣讲报告、微视频。竹山县宝丰镇人民政府退休干部王义富获评“2022年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十堰市乡村振兴局、十堰市茅箭区“俏大姐”文艺宣讲队、十堰市郧阳区委宣传部、丹江口水都巾帼宣讲队4个单位(集体)获评“2022年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十堰市委党校退休教师白秉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马保青获评“2022年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涛所作的《汲取百年青运团运力量 做堪当复兴大任时代新人》报告获评“2022年全省优秀理论宣讲报告”。

王义富:老歌王唱响新时代

用歌声宣讲党的政策,传承地域文化,讴歌时代新风,快乐一方百姓。从小王到老王,王义富40多年来始终全身心的扑在基层文化宣讲的岗位上,让歌声将党的理论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1676253213641

2022年11月15日,中国好人王义富在竹山县宝丰镇女娲广场表演花鼓船歌,宣讲二十大精神。

王义富先后创作了《二十大精神传喜讯》《民歌传唱核心价值观》等花鼓船歌3000余首,深入各地机关、学校、村和企业义务宣讲近3000场,他彩船玩遍30000多户,受益群众30多万人次。他先后出版了《花鼓船歌》《星歌嘹亮》《传承地域文化,唱响核心价值观》《施洋行状》等4部地域文化小丛书,共计5000余册,均免费发放到社会各界,成为群众解读竹山乡土文明、风土人情、地域文化的艺术珍品。

十堰市乡村振兴局:761支驻村工作队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全覆盖

党的二十大以来,十堰市乡村振兴局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组织各级驻村干部精心备课,撰写具有针对性、本土化、通俗易懂的宣讲稿,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员,把党的惠农富农政策讲明白、讲透彻。

1676253785359

十堰市乡村振兴局组织全市761支驻村工作队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风格,以“小故事”阐释“大道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举办理论学习,让党的理论实践深入人心。结合“户户走到”,用群众爱听的“相声”“快板”“文艺汇演”等方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向基层延伸。目前,已累计在乡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3000余场次,参与宣讲的干部达2000余人次,文艺汇演200多场,受众达50万人次,实现1813个行政村宣讲活动全覆盖。同时,驻村工作队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组织广大党员开展文化惠民、矛盾调解等“微服务”9000余次,切实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成果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茅箭区“俏大姐”文艺宣讲队:“文艺+理论”声声沁民心

茅箭区依托五堰街道东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阵地优势,将早期的“俏大姐”舞蹈队发展成为“俏大姐”文艺宣讲队,该队由爱好文艺的77名俏大姐组成,平均年龄60周岁以上,其中党员15人。近年来,该宣讲队深入到机关、企业、社区等阵地,用真心、热心、贴心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百年党史、党的惠民政策等宣讲活动。

1676254077692

茅箭区“俏大姐”文艺宣讲队走进顾家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队员们虽都已年过半百,但她们紧跟时代步伐,穿红着绿,洋溢青春靓丽气息,广受群众欢迎。她们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扎实开展社区惠民义演、红色主题展演等活动,通过“文艺+理论”的形式,与百姓群众面对面,全方位开展理论宣讲活动。截至目前,“俏大姐”文艺宣讲队常态化开展各类“文艺+理论”宣讲和文化惠民演出129场次,受众达15万余人。她们用心用情守住文化宣传阵地,让党的理论在茅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丹江口市水都巾帼宣讲队:弘扬家国情怀 凝聚巾帼力量

丹江口市水都巾帼宣讲队是由丹江口市妇联组建,由妇联干部、执委、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最美家庭代表等优秀妇女典型组成, 他们深入城乡社区、线上线下广泛开展分众化、小型化、多样化的“巾帼心向党 喜迎二十大”“我奋斗 家国美”“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万家”等各类巾帼红大宣讲活动。

1676254663395

十堰好人、十堰最美家庭饶进在社区进行宣讲。

丹江口市水都巾帼宣讲队除了采用“院场会”“板凳会”“故事会”等线下宣讲活动外,还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和市镇村三级230余个“网上妇女之家”,线上全方位开展各类巾帼宣讲活动。拍摄《水都巾帼学党史 红色基因赓续传》《最美巾帼红》等宣讲片3个,开展“巾帼红 云宣讲——党的二十大金句我来读”活动。持续开办“水润心 乐成长”水都家长学堂网络微课堂,开展线上家风家训、亲子教育宣讲252期。通过线上线下互补,在“冒热气、接地气”中引领妇女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

郧阳区委宣传部:打通基层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

郧阳区委宣传部紧密联系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聚焦主题主线,以“四个一”的标准提前谋划,推进理论政策宣讲广泛开展、走深走实,引导党员干部群众从学习中寻找理论滋养、坚定理想信念,打通基层理论宣讲的“最后一公里”。

1676254798835

郧阳区宣讲队到困难群众家中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郧阳区坚持上下联动,组建区委理论宣讲团、老干部宣讲团和青年宣讲团“三个团”,通过“定向约稿,社会征集,专家评审”的方式,广泛征集建立理论宣讲“作品库”,如《大家都来学党史》《六中全会谱新篇》《学习强国人人赞》等20余件作品内容“接天线”,语言“接地气”。丰富载体形式,针对不同的宣讲对象,制定分众化宣讲“菜单”,把思想文化送到有需要的老百姓身边。推进建章立制,构建一套宣讲机制,确保宣讲常态化。截至目前,郧阳区共开展各类主题宣讲230余场次,成立100支“理论+文艺”百姓宣讲小分队,受教育群众近10万余人次,形成“百村千场万人”的基层宣讲全覆盖。

白秉来:用多彩文艺传递理论精神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骨干宣讲员白秉来是市委党校一位退休教师,今年已经71岁高龄。他年过古稀依旧精神矍铄,活跃在理论宣讲的前沿,倾尽心血,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十堰基层广泛传递。

1676255360601

白秉来在郑家沟社区开展“学党史 感党恩 跟党走”理论政策宣讲。

“得民心者得天下”三句半、“中国力量”快板书、“请到咱们十堰来”演唱、“寄不出去的钱”小品……白秉来精心组织策划,为每一场观众“量身定制”宣讲内容,同时将讲授、展演、提问、礼品发放环节进行灵活穿插,最大限度调动受众的学习兴趣,几年来,他自编、自导、自演了文艺节目近100余个,这些节目多以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社会主义,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倡导志愿服务,展示十堰城市形象和发展变化等为主题,通过艺术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传递经典文化。他说:“只要宣讲有需要,我随时上阵!”

马保青:凝聚精神力量、坚持“顶天立地”扎实开展政治理论宣讲

马保青,湖北省百马行动宣讲团、十堰市委理论宣讲团成员,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部主任。曾获得第七届十堰市社科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2019年度湖北青年论坛论文优秀奖,2021年度湖北省思政课教学展示三等奖,2018、2022年度校级优秀教师。

1676255555440

结合十堰市三线建设的艰苦创业历史开展宣讲活动

2022年,马保青先后为十堰市各市直单位、政法机关、税务机关、国有企业职工、高校师生、乡镇机关干部、社区党员、驻村党员等共计作了60余场讲座,覆盖听众3000余人次。他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扎实开展政治理论学习。通过自身先学先讲先行和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政治理论集体学习,做到了理论学习有收获,为全校甚至是地区的理论建设储备了力量,做出了贡献。坚持“顶天立地”、“因事而化、因地制宜”。深挖地方红色档案、红色故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三线建设历史和车城发展改革繁荣的历史,用好用活独具地方特色的“四史”资源,丰富理论宣讲素材,做到宣讲“讲故事”和“讲道理”结合,提升政治理论宣讲的精神意蕴和价值内涵,获得宣讲对象的较高评价。(秦楚网 通讯员 王蓓 陈凌波)

编辑:董满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