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剑锋 实习记者 张宝月)创文,让城市更美丽,让生活更美好。近日,十堰市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指挥部和中共十堰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联合下发《十堰市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2023年度实施方案》。2023年,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十堰该怎么干?
《十堰市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2023年度实施方案》提出,2023年我市将紧扣“让城市更文明,让人民更幸福”主题,打造“六个十堰”锻造长板,开展“九大专项行动”补齐短板。
六个十堰为:
“文明实践·理响十堰”。持续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队伍、品牌建设,让文明实践在十堰蔚然成风、遍地开花。
“好人之城·德行十堰”。持续开展好人选树活动,落实好人政策,彰显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
“志愿之城·大爱十堰”。强化志愿者队伍建设,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深入人心,“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日益浓厚。
“文明会客·典亮十堰”。将创文亮点与人文自然禀赋有机融合,打造创文示范点,形成各具特色的文明会客线路。开展城市文明共建,结交友好城市,讲好十堰故事、展示十堰形象。
“十星创建·新风十堰”。深化十星系列创建活动,聚焦农村文明新风和健全基层治理体系,移风易俗、培育新风,助力乡村振兴。
“文明交通·畅行十堰”。加强文明交通宣传,深化“路口革命”,持续开展常态化专项整治,推进智慧交通建设。
“九大专项行动”分别为:
“三线四面五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维护完善铁路沿线、公路沿线以及城市河道沿线“三线”公共设施,对建筑物外立面、单元楼道墙面、空中缆线、路面破损“四面”问题进行整治,持续推进社区乡村、市场、交通站场、医院、学校周边“五边”环境综合整治。
“关爱未来·健康成长”文明培育筑基行动: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开展“小手拉大手”主题教育实践,加强“十堰好人·楷模”“新时代好少年”等先进典型选树,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完善志愿服务信息“全市一张网”。
“拒绝陋习·移风易俗”文明行为劝导行动:教育引导全民学礼、明礼、尊礼、用礼,养成文明习惯,严格落实《十堰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抵制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大力树立文明新风尚。
“播种文明·成风化人”公益宣传提升行动:建好十堰市公益广告作品库,提高公益广告刊播频率和质量,打造一批精美、耐久的公益广告景观小品, 做好户外广告日常巡查维护,推动形成向上向善、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
“宜居十堰·共同缔造”志愿服务融合行动:扎实开展“大清理、大清扫、大清洗”行动,建好用好市民共同缔造观察团,开展“洁美家园·共同缔造”示范创建活动,推动社区小区共管共治共享。
“门前三包·三户联包”城市治理创新行动:推行“三户联包”,落实挂牌管理,部门联动、市区联动,开展联合执法,进一步压紧压实“门前三包”责任;开展“三认”活动,组织商户、网格志愿者、文明劝导员、共同缔造志愿服务队共评共管;每周五共同开展“三清”活动,打造洁美家园。
“激活细胞·争当典范”文明创建提升行动:由城市到乡村,从单位到家庭,从社会到学校,全民创建,全面提升文明创建水平。
“绿色低碳·你我同行”文明实践创新行动:推进绿色生态保护治理,开展绿色低碳全民行动。
“以文化人、以文培元”“双活化”工程提升行动:推动“历史名人活化工程”和“历史文化活化工程”,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十堰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
《方案》要求各县(市、区)创文指挥部、文明委,市直及驻市有关单位,要坚持自信自强,鲜明精神主板;坚持常态长效,加固机制底板;坚持综合施策,补齐软硬短板;坚持道术结合,做强优势长板;坚持融入融合,培育绿色新板。
《方案》提出,力争2023年在全省率先创成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率先建成全国文明城市矩阵、率先打造中西部地区文明高地。丹江口市、竹山县蝉联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竹溪县创成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房县、郧西县入围第八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蝉联全国文明景区。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顺应人民新期待;追求不停息,创建不止步。新的一年,冲锋号已经吹响,让我们共同携手,再掀热潮,再鼓干劲,向着“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目标,奋力冲刺!
编辑:董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