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醒!这些“药驾”风险你知道吗?

时间:2023-01-13 09:09 来源:山西卫视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长途驾车,除了要避免酒驾、疲劳驾驶外,还要避免“药驾”。尤其当下,许多“阳康”“阳过”或正在“阳”的市民还在服药,而不少药物都有嗜睡、乏力等副作用,此时最好不要开车,以免“药驾”给自己和他人埋下交通安全隐患。

“药驾”风险堪比酒驾

所谓“药驾”,是指驾驶人服用了影响安全驾驶行为的药后仍然驾驶车辆的行为。

正常驾驶时,驾驶人基本的脑功能正常,包括认知、理解、注意力、平衡、记忆、协调力等。而药物与酒精一样,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上述能力,只是每个人的耐受能力和新陈代谢能力不同。

在服用一些药物之后,耐受能力和新陈代谢能力较差的人,就可能产生嗜睡、困倦、注意力分散、头晕、耳鸣、视物不清、反应迟钝等不良反应,容易酿成事故。

七类药品影响开车

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大致有七大类,包括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镇咳药(如右美沙芬)、抗高血压药物(如硝苯地平)、降糖药(如格列美脲)、镇静催眠药(如唑吡坦、地西泮)、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抗过敏药(如扑尔敏)。显而易见,用于感冒、发烧、咳嗽的一些药品正是当下人们常备、常用的。

常用感冒药中多含有抗组胺成分,对中枢神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常有困倦、嗜睡、眩晕、头痛乏力等副作用,可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反应不灵敏;部分镇咳镇痛药物含有酒精,会影响神经中枢,服用此类药物时一定不要开车。

注意排除“药驾”风险

如果是职业驾驶人,就医、开药时一定要告知医生,从“根儿”上就不使用可能影响驾驶的药物。

年前年后,普通人驾车出行的频率也提高了,如果身体不适需要吃药,应仔细阅读说明书,说明书的“副作用与禁忌”一项中如有“可见嗜睡、困倦”或“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等字样,一定要“听话”。

如果服药后仍需驾驶,也要休息6至8个小时,避开血药浓度峰值时间后再出发。

▋来源:太原发布、太原晚报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