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医护人员23天抢救、治疗,1月5日,十堰首例危重症“白肺”患者在十堰市太和医院脱险,后期将转入普通病房。
52岁的陈女士是十堰市郧阳区人,因“胸闷、气促四天,加重伴发热1天”到当地医院治疗。入院时,其已呈现“白肺”、呼吸衰竭,处在生死一线。入院后,病情加重,胸部CT提示肺部病变50%左右,于2022年12月13日转入十堰市太和医院ICU治疗。
“陈女士转入院时处于嗜睡状态,呼吸急促,鼻导管吸氧情况下指脉氧饱和度只有80%左右。”太和医院中心ICU主治医生刘杰介绍,随后医院立即组织多学科专家会诊,并启动救治紧急预案,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镇痛镇静。
太和医院党委对陈女士病情高度重视,院长唐以军组织院内专家会诊,要求对患者密切监护,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在ICU病房,陈女士病情多次反复。救治专班全力以赴争抢时间,挽救患者生命。
随着治疗深入,陈女士肺部感染逐渐吸收。2022年12月30日,在使用呼吸机支持17天后,陈女士得以脱机。经后续对症监护治疗,其病情进一步好转。
1月5日,据太和医院中心ICU党支部副书记陈黎介绍,陈女士恢复比较理想,神志清楚,精神状态比较好,现采用鼻导管吸氧即可,继续治疗几天后可转入普通病房。
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太和医院全院一盘棋,统一调配医疗资源,为新冠病毒感染病人设立18个专收病区,确保前来就诊的患者应收尽收。医院成立新冠感染救治领导小组、专家组及重症救治团队。在各临床科室设置专用病区,用于收治新冠感染患者。对已住院的病人,根据不同人群、临床表现及病程、基础疾病情况,及时组织救治组专家会诊,多学科协作,保证危重症患者的救治。
编辑:王聪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