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前夕,十堰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重要通知

时间:2022-12-31 07:40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12月30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强调,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各地各单位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认真做好元旦春节期间各项工作,确保全市人民度过平安、祥和、欢乐的节日。具体通知如下:

一、全力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调整转段平稳有序。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牢牢把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权,因时因势动态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按规定平稳有序实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有力有效应对调整后可能出现的风险。

持续推动各项优化措施稳妥落地,把工作重心转到“保健康、防重症”上来,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强化属地责任,完善应对准备,及时解决政策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做到尽量延峰、有效削峰、平稳渡峰,充分做好达峰后疫情防控预案。

优化指导管理,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养老机构、社会福利院、学校等重点机构、重点单位以及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患者、儿童等重点人群的疫情防控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统筹城乡医疗资源,加大倾斜支持力度,加快补齐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短板,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医疗服务体系,筑牢基层防控防线。

加强分级分层分流救治引导和居家患者健康指导,全面实行发热等患者基层首诊负责制,做足医疗救治特别是重症救治的应对准备,切实保障重症救治和正常医疗秩序。

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应设尽设、应开尽开”要求设置发热门诊(诊室),配备充足的医疗力量,“两节”期间不随意关停,确保24小时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关心关爱一线医务人员,加强医疗机构场所内日常消毒和通风,保持医疗队伍整体战斗力。

加强医疗、防疫物资生产、供应、调配的统筹协调,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群众就医用药和生活需求,依法查处哄抬价格、囤积居奇行为。

加快推进60岁及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工作进度,努力做到“应接尽接”,强化巩固重点人群免疫屏障。加强防护、用药、就医指导,做好涉疫信息发布、舆情引导和科普宣传教育。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引导群众主动学习健康知识、掌握健康技能、注意个人防护,保持“戴口罩、勤洗手、一米线、常通风、少聚集”等良好卫生习惯,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二、全心全意做好困难群众关心关爱。

兜住兜牢民生保障底线,时刻把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生活冷暖放在心中、落在实处,按时足额发放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失业补助金、低保金,按规定发放价格临时补贴,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畅通社会救助渠道,加强对低保、特困、孤儿、重病重残、精神病人、流浪乞讨、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强化对脱贫不稳定人口、突发严重困难户监测帮扶,开展冬春生活救助,及时向受灾群众发放救灾资金物资。

加大稳岗支持力度,开展公共招聘服务活动,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以工程建设领域和其他欠薪易发多发行业企业为重点,深入开展集中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行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三、全力满足群众节日物质文化需求。

认真做好节日期间市场保障,强化市场运行监控、调度和信息发布,统筹做好煤电油气运暖保障供应,切实加强煤炭特别是电煤组运保障,强化电力稳发稳供,增加成品油、天然气供应,确保能源供应安全稳定、群众温暖过冬。

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加强市场运行监测、产销衔接和商品储备,切实做好粮油肉蛋奶果蔬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确保生活必需品不断档、不脱销、价格稳。

丰富节日市场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加大对商超、集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和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食品监督检查力度,坚决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向市场、流入餐桌。

加强网络促销活动监管,严厉查处不正当竞争、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金融、通讯、供电、水务等窗口服务单位要保证足够的营业网点正常营业,保障节假日期间公众需求。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化文艺活动,安排优秀电影、电视剧展播,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丰富人民群众节日文化生活,凝聚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

四、分层分级开展走访慰问活动。

分层分类组织开展好年终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等活动,关心关爱基层干部特别是工作在困难艰苦地区和急难险重任务一线的同志、节假日仍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做好对因公去世基层干部家属的走访慰问、照顾救助和长期帮扶工作。

做好先进典型人物有关待遇落实和走访慰问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拥军优属活动,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

全面深入基层一线、条件艰苦地区和困难家庭,开展走访慰问、专项救助和送温暖活动,努力取得“慰问一人、温暖一户、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

五、着力保障群众安全有序出行。

按照满足群众出行需求、降低疫情传播风险、提供安全便捷服务的原则,统筹做好春运和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工作。

加强出行情况预测研判,动态掌握客流变化,合理调配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城市公共交通等运力资源,优化运输衔接和旅客换乘,强化道路疏堵保畅,减少旅客出行拥挤和聚集。

针对交通运输从业人员疫情、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等情况,优化完善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处置,提升组织售票、自动检票、进站安检等环节效率,减少车辆拥堵、人员聚集。

针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做好应急准备,防止发生大范围旅客、车辆滞留。

加强重点时段、重要路段巡逻查控,严管“两客一危一货”等重点车辆,严查“三超一疲劳”等违法行为,确保群众出行安全。

六、严守不发生安全事故底线。

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强化安全监管,层层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狠抓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防范,强化油气存储运输等危险源巡查,抓好特种设备、建设施工、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渔业船舶、燃气安全等隐患排查整治。

加强冬季取暖安全宣传教育,防止煤气中毒和火灾,消除商住混合楼、大型综合体等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隐患。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开展突击检查、明查暗访,重点检查假期安全防范措施、重大风险管控和应急救援准备工作是否落实到位。

加强冬季低温冰冻极端天气防范应对,强化雨雪冰冻、地质灾害、森林火险等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加大社会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力度,依法妥善解决群众诉求,积极做好稳控工作,严防群体性事件发生。

依法严厉打击涉枪涉爆、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等违法犯罪,维护社会良好秩序。

加强社会面巡防巡控,严格落实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防控措施,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加强对重点人群的服务管理,深入细致做好摸排、疏导和管控工作,坚决防止发生个人极端案事件。

强化寄递物流、枪支弹药、危爆物品、管制刀具等安全监管,最大限度消除治安隐患和盲点。

七、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

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严查快处违规吃喝、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公车私用、私车公养、公款旅游、违规操办婚丧喜庆、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或福利、快递送礼、收送电子红包、“不吃公款吃老板”等问题,加大通报曝光力度,严防“节日腐败”。

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转作风树新风,自觉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自觉反对餐饮浪费、铺张奢侈,严格家教家风。摒弃婚丧嫁娶陋习,坚决抵制大操大办、高额彩礼、铺张浪费、厚葬薄养、封建迷信、不文明祭扫等不良习俗,持续推动移风易俗。

聚焦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灾害监测预警、应急处突、民生保障、政务服务等,坚决纠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打折扣搞变通、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滥增加基层负担、不担当不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

八、严格落实应急值守制度。

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外出请示报备、紧急重大情况报告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明纪律,履职尽责,确保节日期间政令畅通,杜绝政务处理不及时不到位和值班人员脱岗漏岗等情况。

完善应急预案,健全应急值守联动机制,强化应急演练,加强人员、装备、物资、通信等应急保障准备,遇有重特大突发事件或者其他重要紧急情况,要第一时间请示报告并及时妥善处置,加强社情民意类信息报送和会商研判,落实“属地首报”责任,不得迟报、漏报,严禁瞒报、谎报。

节日期间,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将对各地、各部门值班情况进行抽查,对因工作失责、失误造成严重后果和不良影响的,依纪依规严肃问责。

编辑:李亚光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