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今年国际残疾人日的主题是“包容性发展的变革性解决方案:创新在促进无障碍和公平世界中的作用”。记者从市残联了解到,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公报,我市共有各类残疾人28.6万,占总人口的9.2%,是全国残疾发生率较高的地区之一。目前,全市共有持证残疾人140090人,办证率近50%。
居住在十堰城区老旧小区的熊继金,现年79岁,腿脚不方便。以前出入房门都很困难,这成为她的一块心病,要看看门外的世界更是奢望。
2021年,十堰市县两级残联将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纳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范畴。市残联走访摸排调查了解情况后,为熊继金家扩宽房门、更换防盗门,新建了灶台、橱柜并安装抽油烟机,熊继金不仅能够方便出入房内外,还可以在干净整洁的厨房里为就读高中的孙子和在工厂上班的儿子准备一日三餐,一家人重新看到了美好生活的新希望。
这只是残疾人享受惠残福利政策的一个缩影。2021年,十堰市县两级残联圆满完成了省残联下达的940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任务。同时,整合资金对其他225户适宜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
今年上半年,市残联联合财政部门召开2022年全市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部署工作会,推动高标准完成我市5120户年度改造任务。郧西县年度任务获省残联追加780户,十堰市残联、竹山县残联在全省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部署推进会上作工作经验交流。
来自市残联的统计显示,我市建立残疾人“两项补贴”动态调整机制,2022年上半年发放补贴资金4140.87万元,惠及残疾人11.87万人次,发放覆盖率达100%。其中,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提标至每人每月70元。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医保资助政策、重度残疾人养老保险费按最低标准由政府代缴政策全面实施,9.15万残疾人享受医疗保险缴费补贴,3.39万残疾人享受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补贴。5.48万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620名重度肢体残疾人、智力及精神残疾人得到居家服务、日间照料、集中托养服务,茅箭区残疾人托养中心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推动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残“跨省通办”联网认证工作,审核201家用人单位,分散按比例安残1721人。53家集中安残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1149人,依规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结合“2022年全国残疾人就业宣传年”,市残联会同市人社局开展残疾人就业援助月招聘活动,利用“全国助残日”契机,举办“残疾人就业创业关爱活动”专场招聘会,共51家用工单位参加,达成就业意向106人。
各地残联全面推进残疾人文化周、残疾人文化进社区、文化进残疾人家庭“五个一”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个性化、差异化文化服务20余场(次),不断满足残疾人文化需求、增强残疾人精神力量。市残联组队参加省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荣获5金11银9铜,并取得“体育道德风尚奖”,超前超额完成我市下达的目标任务。盲童朱梦鑫、张思睿参加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荣获三等奖,戚静娴获得第三届全国听障朗诵大赛少儿组第三名,市特校、郧阳区特校6名智力听力学生作品入选全国残疾青少年冬奥主题绘画大赛,陆龙武、肖华获得“湖北好人”“十堰市道德模范”殊荣,我市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呈现欣欣向荣、硕果累累之势。(秦楚网 记者 冰客 通讯员 罗朝群)
编辑:李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