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有个“艺术村”,百位北京宋庄艺术家落户

时间:2022-11-18 21:16 来源:长江云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原标题:共同缔造强县工程 | 油画房县引来百位艺术家

在十堰房县,有上百位北京宋庄的艺术家先后落户,形成了远近闻名的“艺术村”。

这是房县城区小学开设的特色融合课堂。正在上课的这位美术老师,是从北京远道而来的职业画师安洛偃。有着20多年绘画创作经验的她,此前一直在艺术家聚集的北京宋庄小镇打拼,今年,她把家搬到了房县。

北京宋庄艺术村职业画师安洛偃:“其实在我之前来很多艺术家了,他们过来把房子已经都盖在这,拿到营业执照开始运营了,我才毫不犹豫,最后从北京直接大货车拉过来。”

宋庄画家与房县结缘始于2017年。那一年,房县启动百年老街——西关古街的改造工程,规划打造艺术街区。为吸引艺术家落户,当地带着精品书店、艺术画廊等文化项目,和一系列优惠政策,赴北京宋庄招商。而此时,宋庄的艺术家们,遭遇小产权房拆迁、房租涨价等问题,正在寻找新家园。当年,就有15位艺术家签约落户。截至目前,已有100多位艺术家与房县签约,正式安家落户52位。因为他们的到来,这个秦巴山深处的小县城,第一次出现了画廊式咖啡馆、画展式民宿。艺术家们还跨界“玩”起了黄酒文创,一瓶艺术加持的高端酒,在北上广深的大超市能卖140多元,价格比过去高了6倍。

北京宋庄艺术家、当下小酒联合创办人杨东:“房县黄酒有近3000年的历史文化,我们非常想做一款,就是房县的历史沉淀下来的传统文化,跟当代的青年人的思想、生活态度,做一个结合的文创产品。”

十堰市房县艺术区总策划曾鸣:“一个香菇、木耳,老百姓的土特产可以转化成一个现代高级的商品,这都是从‘文’到‘化’的一个转变过程,这也是艺术家最大的一个优势,所以我们第一步用空间把人才引进来,第二步用持续的产业政策孵化,把这些人才的创造力和才华,转化成当地的新型产业。”

汇聚有创造力和影响力的艺术家,形成丰富多彩的文化产业,房县正规划打造一个艺术家街区和10个艺术家村,计划用3到5年时间,引进300到500名艺术家落户。

十堰市房县县委书记纪道清:“依托艺术家们的艺术作品,为我们房县的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提高水平、赋予能量。”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洪亚飞 陈赟 杜可飞 通讯员 唐敏 杜达巍 许蕾 )

编辑:李亚光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