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人大:听取民意“零距离” 守护民生“快准稳”

时间:2022-11-12 12:43 来源:中国人大网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十堰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立法体现人民立场,监督维护人民权益,代表工作倾听人民心声,推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有保障、安全感更可持续。

开门立法,让每一部法规都载满民意

“根据东风社区基层立法联系点提出的修改意见,条例草案三审稿在第六条增加一款,‘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应用服务场所应当设置社会保障卡读写、扫码终端,完善服务设施’;根据竹溪县县河镇群众提出的修改意见,在第十三条增加一款,‘任何单位、个人有权对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服务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可以投诉和举报。’”

2022年10月24日,在十堰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市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邓国敏向常委会组成人员详细报告《十堰市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服务管理条例(草案三审稿)》修改情况:“这部条例草案只有18条,但从起草到三审,通过新闻媒体、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专家座谈会、立法协商等方式,共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670余条,采纳78条,真正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地方立法全过程。”

“这部条例是十堰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小快灵’立法的一项创新探索,目的是通过立法‘小切口’,解决市民口袋卡多、手上码多‘大难题’。”十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芸介绍,“将来条例实施后,一张社保卡将整合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文化旅游、城市交通、身份信息识别等近20种功能,真正实现多卡合一、一卡通办。”

这只是十堰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的一个缩影。

2019年3月,十堰市人大常委会立法项目调研组到市人民广场社区听取居民的意见建议。居民代表杨先生反映:“一群人跳舞,周边人受苦;在小区遛狗不牵绳,放任大型犬在小区、人行道撒欢;一家商铺门口5分钟内连续发生3起高空抛物事件,掉落的物体就砸在行人脚边……”

问题反映上来,十堰市人大常委会迅速征询市直相关部门意见。市城管执法委、市环境监察部门负责人建议尽快制定噪声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十堰市公安部门负责人呼吁完善对高空抛物、犬只伤人等行为处罚制度。

十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很快形成一致意见:根治不文明行为,必须通过法规制度来规范,用法治手段来约束,《十堰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立法项目随之上马。

为更大范围听民声、汇民智,立法工作专班“走出去”,深入市公安局、市城管执法委和郧阳区、郧西县、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开展立法调研,了解掌握一线情况。征求专家学者和9家省直部门对条例草案意见。坚持“请进来”,组织召开座谈会,多渠道听取执法部门、民营企业、基层社区和居民代表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拓宽思路,开阔视野。条例草案初稿在市级媒体公布后,立法工作专班召开四场社会各界代表参加的立法座谈会,协同市委统战部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工作纳入政党协商计划,征求民主党派意见。

各方面意见建议纷至沓来,为条例修改工作提供有力支撑。条例草案二审稿、三审稿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养犬管理、控制吸烟、高空抛物、跳广场舞和噪声扰民等问题,严格设置法律责任,确保法规落地见效。

2020年8月26日,《十堰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经十堰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并于2020年9月24日经湖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批准。该条例已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立法目标。”十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师永学强调。在生态文明建设条例、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管理条例、扬尘污染防治条例等8部地方性法规的起草、修改过程中,十堰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从人民急难愁盼入手,积极拓展民主立法渠道,不断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能力建设,着力推进立法协商,切实做到集中民智、集思广益,以人民群众的“幸福清单”作为地方立法的“责任清单”,用人民群众的“点赞量”检验地方立法的“含金量”,努力使立法工作过程真正成为弘扬法治精神的过程,书写了问法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生动篇章。

代表行动,织密社情民意联系网

“我们小区的电梯已安装6部,以后再不用爬楼梯了”“美食街的废品收购点迁走了,垃圾都被清理干净了”……盛夏季节,丹江口市丹三路居民的笑容格外灿烂,社区居民都来向十堰市人大代表范昌辉报喜。

十堰市人大常委会聚焦脱贫攻坚、疫情防控、营商环境改善和乡村振兴等工作,连续六年组织开展“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全市87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深入村庄社区、工厂学校,听取民情、反映民意、汇聚民智,织密“打捞”社情民意的一张大网,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过去群众不知道人大代表是干啥的,自从开展‘人大代表在行动’,群众有啥情况和想法,都能及时反映上去、得到答复,问题也能得到解决,群众跟我们可热乎了。”范昌辉赞不绝口。

范昌辉回忆,老旧小区安装电梯的建议来自老邻居的一句牢骚话。一天在楼道里,范昌辉和邻居老吴打招呼,擦肩而过时,老吴叹了一口气:“年纪大了,上个楼得歇三回,要是有个电梯就好喽!”牢骚话里有民意!第二天,他约上同一代表小组的另两名人大代表,晚饭后到小区广场和大爷大妈们聊家常。没想到这一聊,还真“捞”到不少“干货”:居民们安装电梯的意愿非常强烈,可就是没有渠道反映。几天下来,范昌辉收集意见建议10多条。“我整理了好几天,按照‘人大代表在行动’的统一要求,原汁原味地反映上去。”

代表“沉下去”,民意“聚起来”,政府部门“动起来”,这是“人大代表在行动”的普遍做法。

2022年10月29日,郧阳区柳陂镇沙洲村蔬菜基地,机械轰鸣,车辆穿梭,10余名工人忙碌施工,项目负责人唐伟介绍:“这个项目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主要包括大棚建设、土地整治、田间道路、灌溉及排水等工程,总投资590万元。”

蔬菜产业是沙洲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在2022年4月柳陂镇组织的“人大代表在行动”中,种植大户王波向区人大代表、村委会主任郝善国反映了灌溉设施损毁、大棚高度不够等问题。“我们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争取蔬菜大棚改造项目。”柳陂镇人大主席吴安利说,“区直农业部门很快立项并开工建设,项目完工后,将大大改善菜农的工作环境,显著提高农作物产量和预防极端天气的能力,增加收入。”

2017-2021年,十堰市“人大代表在行动”共提交意见建议7400多件,7100多件得到落实。2022年十堰市聚焦乡村振兴开展“人大代表在行动”,截至目前,代表提交意见建议2075件,已落实1848件。

为民监督,推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2022年6月30日,“交房即交证”仪式在兰溪谷营销中心举行,11名业主代表拿到新房钥匙的同时,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不动产权证书。

“很开心,没想到这么快。”业主张先生十分高兴。而在三年前,十堰市不动产登记办理还是一大难题。十堰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调研,听取审议有关工作报告,向市委专题汇报,推动工作在当年取得突破性进展。此后两年,针对不动产登记办理慢问题,十堰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两次专题视察,相关部门推出双休预约登记延时服务、“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等创新举措,不动产登记进一步提质增速。

能不能推动解决实际问题、能推动解决多少实际问题,最能检验人大监督的“成色”。2020年10月21日,十堰市行政中心8楼会议室里,气氛热烈。市人大常委会召开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工作评议大会,对市“两院”、市发改委等16家部门进行公开评议。会前,十堰市人大常委会组织4个评议调研组,先后深入16家被评议部门、延伸二级单位和服务对象开展专项调研,通过召开动员会、查阅资料、走访座谈、问卷调查测评等方式,座谈单位中层以上干部300余人,座谈服务对象及社会各界代表316人,现场核查问题线索60多条,收集问题及有关诉求85类548件。邀请49名社会各界代表参加会议,对各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

从视察调研到集中评议,从督办落实审议意见到开展第二次满意度测评,历时8个多月。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十堰市政务服务数据开放共享和互联互通加快推进,“互联网+”和企业投资项目“帮代办”政务服务深入人心,2020年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实时共享率、正确率居全省第一,全市政务服务质量效率和市场主体满意度大幅提升。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物业服务和管理困难多,十堰市人大常委会两次听取审议关于物业服务和管理情况的报告,对城区物业管理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询问,推动完善居民小区基础配套设施,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居民幸福感不断增强。

针对养老难、养老贵问题,十堰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关于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的报告,督促政府汇聚更多资源发展社区养老、居家养老,让更多老年人享有高质量、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冬季供暖事关千家万户,十堰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对冬季供暖工作进行视察调研,督促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确保广大市民温暖过冬。

现场督办柳林沟交通拥堵问题,督促打通两条微循环道路,有效缓解群众出行难;专题督办户外广告招牌设置不规范问题,推动整治拆除违规广告31175处,得到广泛好评……

十堰市人大常委会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这一主要民主渠道作用,完善人大及其常委会运行的制度机制,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使人大各项工作更好体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激发人民创造,不断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创新发展。

通讯员 李明泉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孟伟

编辑:姜鹏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