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这个季节满树金黄,吸引无数市民的目光。
“近期,我市天气转晴气温回升,秋高气爽的日子回来了。而再过不久,便进入银杏一年中最美丽的样子,在十堰,生长着许多银杏树,每到这个季节便是满树金黄,吸引无数市民的目光。但很多人都不知道,银杏叶子从鲜绿到金黄,和气温雨雪有很大的关系。
十堰很多地方适宜赏银杏
随着天气转好,不少市民又开始期盼着欣赏银杏了。在十堰,有许多银杏树,每到这个季节,银杏就会换上美丽的盛装,从鲜绿到金黄,银杏用它色彩的变化演奏季节的更替。
说起十堰赏银杏的地方,很多市民都知道,除了十堰城区,各个县市区都很适合赏银杏“打卡”的地方。近日,记者在茅箭区大川镇卡子村看到,一棵古银树的叶子已经由绿变黄,进入一年中的最佳观赏期。据当地林业工作人员介绍,这棵银杏树树高23.2米,胸围518厘米,平均冠幅22米,距今约1450年。
在十堰,最有名的银杏树算是位于丹江口市官山镇武当西神道全真草堂院子里两棵银杏树。沿着一条蜿蜒的小道而上,在一间古朴的小院,高大茂密的银杏树静静屹立在全真草堂之侧,与蓝天、村居、远山相互映衬,形成独特的秋景。这里也成为许多文艺青年、摄影发烧友的打卡之地。此外,在丹江口市官山镇松树沟村豹儿峰,有一雄一雌两棵高大挺拔的银杏树,相依相偎,不离不弃,树龄均在500年以上,被当地村民称为夫妻银杏树。这对夫妻银杏树遮天蔽日,枝繁叶茂。每年秋天,这里“满树尽带黄金甲”,映衬着远山与民居,美不胜收,吸引着很多市民前来打卡。在丹江口市盐池河镇武当口村西坡的古神道上,也有一棵古银杏树,粗壮的树干需5人才能合抱。据当地一位老人说,此树已超过千年,虽历经沧桑,却生机盎然,主干笔直,枝叶繁茂。在太阳照耀下,满树金黄。
而在十堰城区,这个季节,在林荫大道和发展大道交叉口的4个十字路口,可以欣赏金黄的银杏树。这里车少又开阔,是近郊拍摄取景的绝佳之地。这里每个路口都有几排银杏树整齐地排列着,不同角度皆可成景。暖阳之下,一树树的金黄把秋天渲染到极致。
银杏叶变色 气温雨雪风都是“推手”
银杏是适应性、抗逆性十分强的树种。从银杏在我国的栽培分布和生长状况来看,银杏明显表现为喜湿、光、水、肥和通透良好的沙质土壤,怕高温、严寒、干旱、积涝和盐碱。
每到秋天,金黄的银杏固然好看,但很多市民不知道,在银杏叶变黄的背后,还有许多天气密码。
气象专家表示,冷空气到来的时间和降温幅度是影响银杏叶开始变色的主要气象因素。一般来说,冷空气来得越早,气温降得比常年同期越低,银杏的始变色期就越早,最佳观赏期也会更早到来。通常,当气温为0℃至5℃时,银杏叶片变色加速,但当气温低于0℃时,叶片容易受冻掉落。另外,雨雪、大风将直接影响银杏景观的持续时间,冷空气带来的5至6级风可将树叶一夜间全部吹落,强雨雪对树叶的击打则会加速树叶掉落。在雨雪大风的影响下,叶片逐渐凋零,地面就成“金黄色”,也就意味着银杏观赏期步入尾声。银杏落叶,给它这一年的生长画上了完美句号,此后进入冬眠,只待春风唤醒。
□链接
银杏藏着许多小秘密
银杏美丽的外表下,其实还藏着许多小“秘密”。
银杏是恐龙时代活化石?
银杏从恐龙时代走来,堪称活化石,是第四纪冰川运动所遗留下来的最古老的裸子植物,植物中与它同分类的“亲戚”都已经灭绝。
银杏也“男女有别”?
有的人种了多年的银杏树,但神奇的是一直没有结出白果,这是因为他种的是雄树。银杏是雌雄异株,有雌雄之分,只有雌树才可以结白果。
白果不是银杏的果实?
银杏树上结的“果子”和杏子外表相似,有人就认为它是银杏的果实,但其实不是。银杏是裸子植物,没有果实,人们常吃的白果是银杏的种子。另外,白果里有多种微量毒素,蒸煮或者烤制能最大程度降低毒性,但也不能多吃。
“臭味相投”为传播种子?
人们在赏银杏时,常常会闻到银杏种子散发出好像脂肪变质加水果腐烂般的气味。有说法是,人闻到这种气味感觉到臭,但一些动物却不是,反而会被这种气味吸引,帮助种子播撒到远方。另一种说法是,这层臭臭的种皮是银杏的“保护措施”,它含有白果酸等化学物质,一些动物不小心吃下去,很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
爷爷种树孙子才得果?
银杏树生长较慢,一般从栽种到结银杏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出银杏,因此又有人把它称作“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
银杏和杏有啥关系?
银杏不是杏,那为什么名字会与杏扯上关系呢?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银杏在宋朝初期开始进贡,因为它的形状像小杏,而核是白色的,所以得名银杏。
银杏也是台风的名字?
2021年,“银杏”正式代替“玉兔”成为台风的命名之一,也就是说,未来将会有台风被命名为“银杏”。(十堰晚报 文/记者 罗毅 图/记者 刘成臣)
编辑:陆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