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赵慧 王逸雯)“双11”即将到来,作为一年一度的电商购物狂欢节,既是网络购物高峰期,也伴随着不少的套路,消费者如何擦亮眼睛、理性安全消费?来听听专业的建议。
市消委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要提前充分了解商家的促销规则、商品信息等,提前做好购物规划,购物时杜绝冲动下单,为保护自己的权益把好“第一道关”。消费者要尽量选择信誉评价较好、管理机制较为成熟的购物平台,同时,可以先列一张需要购买的物品清单,对照清单按需购买,避免浪费。不要被“优惠”“折扣”“便宜”“返现”等宣传字眼冲昏头脑,不要因为所谓的“凑单”活动而盲目购买不必要的商品。
如今“双十一”多为预售式销售,专业人士提醒,消费者应关注预售商品的销售规则,尤其要注意尾款时间,抓住最佳下单时机。同时要保障交易安全,谨防泄露信息。不随意点击网页、手机中的不明链接,不随意扫描二维码,不轻信抽奖、中奖信息,不轻易将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提供给他人,不能泄露手机动态验证码;尽量使用第三方支付担保交易,不与卖家私下交易;不轻信、不接受任何直接汇款至个人账户的方式和要求。
专业人士提醒,“双十一”期间商品交易量大,建议消费者收货时要查看商品的规格、型号、数量等与订单是否一致,遇到消费问题及时维权。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要注意保存商家的宣传承诺等原始购物凭证,尤其是商品详情、预售折扣、赠品、直播画面等易于变化和更新的信息,以备出现消费纠纷时,有充足的维权证据。在网购过程中如果发生消费纠纷,消费者可以先与经营者或交易平台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各地的12345(12315)或向属地消费者组织进行投诉,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