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赵慧 通讯员 黄卉)平时,很多人的出行都离不开公共交通,但公共交通一般人员密集、行程复杂,一旦发生疫情,容易增加被感染的风险。
近日,上海警方发布警情通报称,一名男子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违反防疫规定在车内饮食,较长时间未规范佩戴口罩,后因其被确诊感染新冠病毒,造成疫情传播风险。目前,已对其处以行政处罚。疫情期间,市民在乘坐公共交通时,该如何做好防护,才能降低被感染的风险呢?
十堰市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科医师邓艳表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需主动配合扫码与测温。优先采用公交卡或扫码支付等非直接接触方式购票。自觉遵守秩序,排队上车,保持1米安全距离,不拥挤、不扎堆。
在乘车过程中,需要全程规范佩戴一次性口罩,同时保持好手卫生。乘坐出租汽车时,建议乘客在后排落座。尽量减少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交谈、打电话。如触摸座位、扶手、拉手环等公共部位,下车后及时用随身携带的速干手消毒剂或消毒湿巾擦手。不要用脏手触摸口,眼,鼻,不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进食。
专家建议,出现发热、干咳、乏力或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首选私家车或专车出行,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医途中需开窗通风。在出行时,要妥善保存出行相关信息凭证。
编辑:李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