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十堰市虽然是太阳“值班”,但由于干冷空气不时到访,导致风力有所加大。目前正值秋初时节,由于早晚气温偏低,再加上风大,市民稍不注意防范,就容易招来感冒。为此,在风力加大的秋季,市民生活起居上需要特别注意。
从天气实况看,16日夜间开始,北方干冷空气影响十堰市,导致气温小幅波动。17日白天,全市早晨的最低气温在8~14℃,白天的最高气温22~26℃,较为舒适。不过,受冷空气影响,十堰市风力有所加大,为此,在早晚时分,气温明显走低。中午热,早晚凉,再加上风大,在这样的季节,市民稍不注意就会感冒。
为此,气象专家提醒,在风大的秋季,市民出门时要戴好口罩。口罩是必不可少的防寒工具,可以有效防止灰尘、浮沉侵袭肌肤,避免感冒、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另外,市民要注意保护皮肤,避免肌肤受伤。因为大风会加速皮肤水分的流失,时间一长,容易变得粗糙脱屑,甚至引发皲裂、瘙痒症等。对于一些经常要户外活动的市民,要戴上护膝,保护关节。此外,大风天气容易导致异物进入到眼睛里,此时千万不要揉,小心造成感染发炎。可多眨眼睛促进泪液分泌,将其排出。在风大的日子,气温骤降,容易诱发中风、脑梗塞、心肌梗死等疾病,心脑血管病人除了必要的保暖外,大风天尽量别出门,若非出去不可,最好在10点以后,外出时最好带点相关急救药物。(十堰晚报 记者 罗毅)
相关新闻
晴天余额已不足!湖北未来一周将迎来两场雨
17日,新一轮冷空气影响湖北省,带来了大风和降温。19日,武汉晴天,气温11℃-23℃,周四白天多云,夜间转小雨,14℃-25℃,周五小雨,16℃-20℃。
连日的秋阳,气温暖人,然而晴天余额已不足!
据气象部门预计,雨水过两天就来了,还是两场!到周四白天受反气旋环流控制,湖北省内大部分地区继续维持晴好天气,气温将逐日小幅回升。周四全省高温将升至23~26℃,但周四晚上到周五受高空波动影响,除鄂西北外,省内其他地区会陆续迎来久违的降雨,主要以小雨为主,伴随降雨气温也会有所下降,周五除鄂西北气温变化不大外,其他地区高温都将降至20~23℃。
湖北省三天预报
19日天气
全省晴天。
风:偏北风转偏东风3到4级
最高气温:大部地区22~25℃
最低气温:大部地区7~11℃
日平均气温:大部地区15~18℃
20日天气
鄂西南、江汉平原多云到阴天;其他地区晴天到多云。
风:偏东风3到4级
最高气温:大部地区23~26℃
最低气温:北部7~10℃;南部10~13℃
21日天气
鄂西北晴天到多云;鄂西南、江汉平原南部阴天有小雨;其他地区阴天转小雨。
风:偏东风转偏北风2到3级
最高气温:鄂西北23~25℃;其他地区20~23℃
最低气温:西部10~13℃;东部14~17℃
秋收秋种气象服务
今明两天适宜秋收工作开展。20~21日降水可能影响荆州-孝感一带秋收秋播进度,但此次降水过程将进一步改善江汉平原等地墒情,利于后期小麦播种。
【建议】
1、抓住晴好天气加快中稻、晚稻等秋收作物收获,收获后及时腾茬。
2、趁墒播种小麦,江汉平原、鄂东等偏旱地区做好油菜、小麦苗期管理。
昼夜温差大,谨防心血管疾病发作
天气变冷,人的血管收缩,血黏度增加,冠脉血管阻力增加,很容易造成血压升高、心肌缺血缺氧等,增加心脑血管疾病恶化的机率。现在昼夜温差大,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也进入高发季节。
心血管疾病患者要做好四个防范措施:
避免寒冷刺激。秋冬季节,气温降低,室内外温差过大,衣服增减不及时,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诱发心绞痛、高血压的发生。
避免劳累过度。劳累过度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最常见的因素。适当的运动可使正常人及心血管患者的内皮功能改善,这对防治心血管病起有益作用。但有研究证明:过度活动可能对心血管病不利。
避免饱餐暴饮。尤其是餐后即从事劳动或快步行走更易引发心绞痛。注意饮食不过饱,饭后适当休息。
避免情绪恶化。临床上许多心血管病患者,由于情绪激动,发怒是心绞痛发作、血压升高,甚至过于悲痛发生心肌梗塞而死亡。由情绪波动引发者,服药一般效果不佳,应做到乐观对待疾病,保持情绪稳定,才可尽快康复或减少发作。(湖北气象)
编辑:李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