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治愈676名新冠肺炎患者,十堰援琼医疗队昨日凯旋

时间:2022-09-01 09:40 来源:十堰晚报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1661993106315

十堰援琼医疗队150名队员圆满完成任务,于昨日凯旋。

“堰飞南海,琼尽全力”。8月31日下午,在前往海南三亚凤凰国际机场的大巴上,150名十堰援琼医疗队队员手持应援标语,齐声表达对海南的祝福。18时09分,HU6331包机航班平稳降落在武当山机场,150名队员整齐有序地走下来,乘坐转运大巴,前往指定隔离酒店进行为期一周的隔离。

150名队员来自全市17家医疗机构

昨日18时09分,伴随着飞机的巨大轰鸣声,十堰援琼医疗队150名队员时隔22天,终于踏上家乡的土地。大家走出机舱时齐唱国歌,这也是他们许久以来第一次这么放松。按照部署,5辆大巴已停在机场停机坪处。来不及与家人团聚,150名队员将以闭环转运的方式,登上指定大巴,前往酒店进行集中隔离。这也意味着,十堰援琼医疗队圆满完成支援海南的任务。

对十堰援琼医疗队队员而言,这22天的经历让他们终生难忘。8月9日早上7时30分,由全市17家医疗机构选派的150名医护人员登上由十堰飞往海南三亚的HU8010包机航班。他们代表十堰前往三亚方舱医院,支援海南当地疫情防控工作。

十堰援琼医疗队150名队员分别来自市人民医院、市太和医院、太和医院西苑院区、国药东风总医院、市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国药东风茅箭医院、国药东风花果医院、茅箭区人民医院、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丹江口市第一医院、郧阳区人民医院、郧西县人民医院、郧西县中医院、竹山县人民医院、房县人民医院,他们在三亚深入抗疫一线,对当地新冠肺炎患者进行直接治疗和帮助。

记者了解到,十堰援琼医疗队队员中,年龄最小的仅22岁,是来自国药东风茅箭医院的女护士徐静;年龄最大的是来自市人民医院的主任医师张立波,今年53岁。大部分人都有2020年十堰抗疫工作或支援外地抗疫工作经验。到达三亚后,大家便纷纷投入到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中。

1661993153699

累计治愈676名新冠肺炎患者

按照统一部署,十堰援琼医疗队队员被安排在三亚第一酒店方舱医院工作。该方舱医院累计有676名新冠肺炎患者。8月10日中午,十堰援琼医疗队150名队员(医生32名、护理人员118名)正式接管三亚第一酒店方舱医院。这里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以轻型和无症状感染者为主,大都是老人、儿童、孕妇和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

据介绍,由于第一酒店方舱医院是多楼层、立体式的,与普通方舱医院相比,管理难度更大。“医疗队采取分楼层管理、舱内舱外联动的方式,在建立患者微信大群的同时,每楼层配备一部智能手机,建立楼层患者微信群,由各层责任护士对接患者需求。同时设置舱内一线医生、舱外二线医生及三线总值班,他们也都加入各楼层的微信群,以便及时准确掌握患者情况,为患者提供精准服务。”十堰援琼医疗队领队、十堰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刘杰说。

在第一酒店方舱医院工作时,来自市太和医院的黄斌观察到,往日在医院工作时,医生的白大褂有口袋,可装下听诊器、手电筒等物品。然而,当医护人员穿上没有口袋的防护服进入方舱时,这些工具就只能拿在手上,很不方便。

面对这一情况,黄斌灵机一动,决定利用方舱医院内能搜罗到的布料来制作小挎包,用于大家装工作用品。在黄斌和其他队员的精心设计和制作下,没多久,结实又轻便的“蓝色小布包”就完成了,队员们还在上面写上了“海南必胜,十堰加油”的字样。

有了蓝色小布包,大家可以随身携带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纸笔及常备药物。在蓝色小布包制作完成的当日,队员们发现舱内一名患者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得知其有高血压病史后,队员迅速从小布包中取出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等工具为患者检查身体。初步判断患者是因为血压高引起的头痛、头晕,他们又协助患者服用降压药物,并安抚患者情绪,指导其卧床休息。经过一系列处理,患者血压逐渐平稳。

1661993153218

十堰援琼医疗队创造多个“第一”

8月19日是第五个中国医师节,当天,十堰援琼医疗队队员接到我市相关领导的节日问候,表达家乡人民的敬意,鼓励他们安心工作,早日凯旋。4天后,三亚第一酒店方舱医院患者经过综合诊治,符合出院标准,被安排陆续出院,方舱医院也成功关舱。

8月24日,十堰援琼医疗队队员来不及休整,便立即投入到三亚第五方舱医院的建设工作中。

来到三亚第五方舱医院,十堰援琼医疗队主要负责院感问题调研、前期流程梳理、病人出入院规范、标识标牌细化等工作。大家将先前在第一酒店方舱医院中的工作经验延续下来,专门制定了科学规范的方舱感控制度和出入舱流程,每班次设定专职院感员,逐一检查入舱队员个人防护用品穿戴情况。同时,大家还在第五方舱医院帮助患者进行核酸检测、复查等工作。

作为第一批进驻三亚第一酒店方舱医院的医疗队伍,为了早日让当地疫情恢复常态化防控状态,大家在病区内齐心协力,在22天的工作中,敢于创新,创造了多项“第一”:第一支成立中医治疗专业组的队伍,第一支落实中西医综合治疗的队伍,第一支将5G+AR技术应用于舱内日常查房、会诊、病例讨论的队伍……

22天、528个小时,从三亚第一酒店方舱医院到三亚第五方舱医院,十堰援琼医疗队150名队员不遗余力,披星戴月追逐晨曦,如炽热的火炬划破黑夜,照亮海南抗疫之路。他们用生命守护生命,以仁心书写初心,彰显了十堰人民的爱与奉献。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2021年以来,我市先后多次派出多支医疗队支援甘肃天水、陕西西安、天津、上海、吉林长春、海南三亚等地的疫情防控工作,全体队员们带着责任与担当、深情与厚谊,出色地完成了每一批次的援助任务。(十堰晚报 文、图/记者 周仑

编辑:陆兴敏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