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十堰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切实加强抗旱保秋收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精神,力保秋粮不减产、农民不减收和人畜饮水安全,8月25日,十堰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印发《关于开展“六个一”抗旱救灾行动的紧急通知》。
“六个一”抗旱救灾行动的具体内容为:
下拨一批抗旱救灾资金。在省财政下拨抗旱救灾资金的基础上,十堰市财政整合农业、水利、蔬菜、畜牧、乡村振兴、民政等相关部门资金,迅速下拨到各县(市、区),支持抗旱救灾工作。各县(市、区)统筹中央和省、市抗旱救灾资金,整合调剂县级“三农”资金,用于保障人畜饮水安全、粮食和特色作物引水灌溉等方面,确保我市秋粮丰收、农业产业减灾减损,坚决守住不发生农民因旱灾致贫返贫底线。
购置一批抗旱救灾设施装备。市、县(市、区)农机部门统筹农机补贴专项资金,迅速购置一批抽水机、潜水泵和配套管线等引提水设备,直达乡镇抗旱一线,及早发挥效用。市气象局组织协调每县(市、区)配置一套移动火箭发射装备,备足炮弹、火箭等作业装备物资,全面进入临战状态,抢抓有利时机,加大人工增雨作业力度,以缓解当前旱情。
组织一批专业技术指导队。市、县两级组织农业、水利、畜牧、蔬菜、农机等部门专业人员,成立抗旱救灾技术指导队,下沉至抗旱救灾一线,帮助乡镇、村在保证群众生活用水的情况下,加强对受灾农作物的抢救,指导群众全方位开展科学抗旱、节水抗旱、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积极协调调度好灌溉所需要的电力设施。各级驻村工作队全部到岗到位,深入田间地头,摸清旱情灾情,建立灾情工作台账,多措并举,全力帮助群众打好饮水安全、抗旱保收“保卫战”。
寻找一批应急水源。市、县水利部门发挥专业优势,通过湖库调度放水、河道筑堤拦水、陆地打井找水、开挖沟渠引水、抽水设备提水等方式广辟水源,保证抗旱救灾水源供应。同时,抢抓各地降雨时机,加强水库蓄水,为抗长旱提供水源保障。
组织一批抗旱救灾现场培训会。各县(市、区)以乡(镇)为单位对干旱程度重的集中连片区域,以现场培训形式,组织乡(镇)村干部、农业产业大户、群众代表现场观摩学习,通过互联网平台、广播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推广抗旱救灾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引导各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齐心协力打赢抗旱夺丰收攻坚战、持久战。
谋划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业、水利、乡村振兴等部门结合这次灾情,认真查找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中的短板,坚持应急与谋远结合,谋划新建提档一批水库、农业灌溉基础设施、高标准农田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设施农业等项目,全面提升农业抗击旱涝灾害能力。
《通知》强调,全市上下要深刻认识当前旱情的严峻形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抗大旱、抗久旱,全力以赴做好抗旱救灾各项工作,尽最大努力把旱情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要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举措、最果敢的行动,坚决打好打赢抗旱救灾这场硬仗。(秦楚网 记者 纪枫波)
编辑:陆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