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体育设施建设增长率全省第一 200万市民驰骋运动场

时间:2022-08-22 08:23 来源:湖北日报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1661125681522

7月,湖北省少年乒乓球锦标赛在十堰奥体中心举行。(通讯员 王堂 摄)

满足群众健身需求 放弃商业地产开发

“黄金宝地” 变身奥体中心

湖北日报讯 (记者戴文辉、通讯员张驰)“好球!”8月20日,十堰奥体中心综合训练馆,一场三人篮球赛激战正酣,53岁的蔡勇一个长距离打板,球应声入网。“以前场地少,想打球要排队,现在出门就有场地。”蔡勇说。

十堰奥体中心所在的300亩地块位于城区核心,背倚自然山体,堪称“黄金宝地”。有地产专家预测,如做商业开发,价值超10亿元。

奥体中心周边,步行15分钟范围内,居住着近20万市民。考虑越来越多人希望“家门口”就能锻炼,决策者决定建健身场所。

2019年3月,十堰奥体中心开工;2020年10月1日,综合训练馆率先开馆;2021年9月,青少年活动馆、综合体育馆投入使用;今年6月,游泳跳水馆投用。

“大手笔、大气魄。”十堰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瑞介绍,奥体中心总投资约11亿元,是十堰占地面积最广、投资规模最大、体育场馆最多、功能设施最全的体育惠民工程,四大场馆各具特色,其中,综合体育馆是我省最大的弦支穹顶结构体育馆,拥有固定和活动座椅1万个;游泳跳水馆有1米、3米跳板和7.5米、10米跳台,是省内第二座拥有专业跳台的体育馆。

从7月开始,省跳水队便在十堰集训,将持续到10月。“游跳馆设施一流,队员赞不绝口。”王瑞说。

十堰奥体中心仅是一个缩影。近年来,十堰着力加强体育设施建设,乡镇实现体育场地全覆盖,现共有体育场地11902个,比2020年增长18.59%,增长率排名全省第一,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42平方米,超全省平均值(2.17平方米)。

“十三五”期间,十堰建成竹山体育中心、房县体育场等场馆,行政村、社区实现体育健身设施全覆盖;丹江口文体中心、郧西文体中心、竹山体育公园等正加紧建设。

王瑞介绍,根据《十堰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至2025年,十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争取达到2.6平方米,各县市区基本建成“一场两馆”。

>>延伸阅读

“网球少女”郑钦文从十堰起飞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文辉 通讯员 周仑

8月15日,WTA官网更新最新一期世界排名。19岁的十堰姑娘郑钦文排名升至第41位,重回中国一姐位置,并创造个人排名新高。

“网球少女”郑钦文是土生土长的十堰人,在十堰开始网球生涯。十堰网球协会主席吴平修说,郑钦文的崛起既是偶然,也有必然:“十堰有几十片网球场,常年打网球的爱好者近千人,郑钦文的成功与这样的环境有很大关系。”

时间回溯到1990年代末,十堰鲜有人知道网球。六堰工商银行家属院内的两片场地,是城区唯一的网球场。郑钦文的启蒙教练之一陈宏鸣是十堰体校老师,在这片球场发现了不少好苗子。其中,吴晨露在2006年第12届省运会上夺得女单冠军,实现十堰在省运会网球项目上零的突破。

此后,十堰许多地方建起网球场,爱好者越来越多。

2010年,十堰体育中心开建专业网球场,当年投用。2012年,中国业余网球公开赛十堰白金赛、国际网球U18巡回赛、省青少年网球精英赛等比赛纷至沓来。

近年来,十堰大力开展网球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的“三进”活动,十堰的网球普及率进一步提升。

“郑钦文在世界大赛上捷报频传,让更多十堰人爱上网球。我们将在场地维护、队伍年轻化等方面再下功夫,争取涌现出更多天才少年。”吴平修说。

>>延伸阅读

200万市民驰骋运动场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文辉 通讯员 王堂

有了好的硬件设施,用起来、用好是关键。近年来,十堰引进、举办各类赛事,带动200余万市民经常参与体育锻炼。

办赛事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两翼齐飞

走路如风,手机响个不停——近两个月,十堰奥体中心竞赛训练部副部长张驰一直处于连轴转状态。

“省级比赛接踵而至,体育迷过足了瘾。”他掰着指头数:仅7月初以来,十堰奥体中心已举办省少年儿童跳水锦标赛、省少年儿童跑游及花游全能比赛、省青少年儿童游泳锦标赛、省少年乒乓球锦标赛,接下来还有全国羽毛球后备人才基地比赛(北方赛区)竞赛等,“最多时,2000多名运动员、裁判员云集十堰,体育氛围前所未有。”张驰说。

这些比赛中,省少年乒乓球锦标赛是省运会赛前测试项目之一,全省24个城市代表队的600余名运动员参加。“这是十堰第一次举办省级乒乓球赛事。”张驰说,“综合体育馆里,36张乒乓球台同步开打,场面壮观!”

群众性体育赛事也在持续开展。

8月7日,作为郧西七夕文化旅游节10大主题活动之一,天河爱情马拉松激情开跑。比赛不分年龄组别,一男一女为一组,99对“情侣”顶着烈日,奔跑13.14公里,冲过终点。

“群众体育是金字塔塔基,竞技体育是塔尖,两者同样重要。”十堰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瑞介绍,依托日益完善的体育场馆设施,十堰打造“一县一品”体育活动,如丹江口南水北调马拉松、武当山全国武当拳交流大赛、郧阳区龙舟赛、竹溪楠木湖垂钓大赛等,“不同层次的体育赛事满足不同群体需求,同时,通过体育+文化、体育+旅游,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活力。”

掀热潮

“运动达人”带动全民健身

“劲起于脚跟,主于腰间,形于手指,发于脊背。”傍晚,文化广场上,65岁的刘章带着几位邻居打太极。

刘章家住六堰中央华府小区,练太极近20年。看他身体硬朗,楼上楼下十多位邻居也开始打拳。“这几年,学拳的年轻人多起来,我都耐心地教。”

有场地,有赛事,十堰的“运动达人”越来越多,越来越活跃。他们吸引身边亲友参与体育锻炼,让更多人享受到运动的快乐。王瑞介绍,十堰有200万人经常锻炼,城乡居民体质合格率达92.8%。

最近兴起的网红运动飞盘,也在十堰迅速风靡。每周三晚,十堰市东风老年大学附近的足球场上,一群年轻人都会相约来一盘。爱好者郑楚东说:“盘不落地,永不放弃。这是最吸引我的。”

王瑞表示,十堰将继续构建全社会参与、全人群覆盖、多项目普及、贯穿全年、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推广武当武术等传统项目,开展足篮球等赛事活动,形成“月月有赛事、周周有活动、每天都健身”的全民健身格局。

编辑:张红艳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