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
青海大通山洪灾害已致18人遇难 23人获救 仍有13人失联
据青海大通山洪灾害前方指挥部最新消息,救援人员新增发现失联人员4名,其中1名失联者已无生命体征。截至19日17时,山洪灾害已造成18人遇难,23名失联者获救,仍有13人失联。
青海大通县“8·18”山洪已致17死17失联 灾害成因公布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8·18”山洪灾害抢险救援处置工作应急指挥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大通县18日发生的山洪灾害,目前已造成17人死亡,20名此前失联人员获救,仍有17人失联。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17日22时25分,西宁市气象局、大通县气象局发布暴雨红色预警,随后全市大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雨。至18日零时许,大通县青林乡、青山乡瞬间强降雨后引发山洪,造成泥石流,致使河流改道漫溢,2个乡镇6个村1517户6245人受灾,其中975户3111人受灾较重。山洪导致2栋房屋被冲毁,14栋房屋大部分受损,其他房屋、道路、桥梁、河道等灾损情况正在进一步统计中。
青海省应急管理厅党委书记、副厅长韩向晖在发布会上介绍,灾害发生后,青海省先后启动省级突发灾害事件Ⅱ级和Ⅰ级应急响应,当地消防、公安、应急等部门人员,解放军、武警官兵,地方村镇干部群众,共计4500余人组成救援队伍,分组分段、延线扩面、全面铺开,网格化、“地毯式”排查搜救失联人员。
韩向晖表示,经自然资源、水利、气象等部门现场查看,综合分析此次灾害有三方面成因:一是近期连续降雨致使土壤水量达到或接近饱和;二是此次降雨时间短、强度大;三是17日晚强降雨导致河道流量突增至每秒100立方米左右,引发山洪灾害。
大通县县长马明旭在发布会上介绍,当地排查受灾人员信息、居住情况后,在大通一中、朔山中学设立受灾群众安置点,转移安置1249名群众,调运帐篷、行军床、棉被、方便面、矿泉水、药品等救灾物资,保障受灾群众生活。
据介绍,当地将加大搜救力度,逐村逐户核清核准失联人数,确保无遗漏,同时尽快恢复道路、电力、通信等受损设施。
凌晨6时5分更新
青海大通山洪灾害最新进展:三方面原因引发山洪 千名群众被安置
中新网西宁8月19日电(记者李江宁)19日凌晨,西宁市大通县“8·18”山洪灾害发生后召开了首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开始之前,在场人员起立向此次灾情中不幸罹难者默哀一分钟。据悉,截至目前,成功营救20名失联人员,仍有17人失联,2栋房屋被冲毁,14栋房屋大部分受损,其他房屋、道路、桥梁、河道等灾损情况正在进一步统计中。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李江宁摄
三方面原因引发山洪灾害
经自然资源、水利、气象等部门现场查看,初步认为此次灾害成因有三方面。
青海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韩向晖介绍说,近期连续降雨致使土壤水量达到或接近饱和,8月份以来,青林乡降雨量累计达114毫米,超过50年来8月平均值,地表径流量加大,短时超强降雨引发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同时,此次降雨时间短、强度大,降雨过程持续一小时左右,青山乡、青林乡分别形成降雨量约34.6毫米和39.3毫米,降水强度历年罕见,加之青林、青山本地强降水和上游宝库乡降水汇聚,地表径流增大,汇水面大,短时间内形成了山洪。
此外,青山乡沙岱河、河长约33公里,流域面积124.35平方公里,河谷狭窄落差大,多年平均流量每秒1.07立方米,17日强降雨致使河道流量突增至100立方米左右,山洪流量大,引发山洪灾害。
图为发布会开始之前,在场人员起立向此次灾情中不幸罹难者默哀。 李江宁摄
各级救援力量迅速到位
灾情发生后,青海省委省政府、西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通县抢险救灾工作,第一时间启动IV级应急响应,成立大通县8.18山洪灾害抢险救援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应急、水利、自然资源、公安、消防、卫生、民政及社会救援力量迅速上岗到位,开展人员转移、抢险救援、搜救排查、巡查防护、道(线)路抢修、次生灾害防范等工作。同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水情动态,加强灾情信息收集、研判和报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截至18日21时00分,各级力量共投入4500余人参与救援(其中,省市县公安干警293人,医护人员120人,武警、消防等应急救援力量551人;社会救援力量4支170余人;各级干部200余人;群众救援力量3000余人,民兵166人)。
图为大通县委副书记、县长马明旭在发布会上介此次灾害救援情况。李江宁摄
紧急避险转移安置千名群众
大通县委副书记、县长马明旭在发布会上介绍说,通过排查受灾人员信息、居住情况,在大通一中、朔山中学设立受灾群众安置点,已紧急避险转移安置1249名群众,调运帐篷、行军床、棉被、方便面、矿泉水、药品等救灾物资5000余件,切实保障受灾群众生活。
同时,大通县各医院紧急腾出130间病房用于救治伤员,并开通绿色通道。山洪灾害中的9名轻症伤员已转运至西宁市第一医疗集团第二分院救治,生命体征平稳。
青海山洪已致17人遇难,有村民一家六口仅幸存两人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山洪灾害发生后,8月18日,经过救援队伍搜救,发现1名失联人员,已无生命体征。截至18日20时,山洪灾害已造成17名群众遇难,17名群众失联,已成功搜救20名失联人员。
记者探访洪灾现场:现场一片狼藉,救援人员冒雨作业。
8月17日22时25分,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瞬间强降雨,引发山洪,致使河流改道,2个乡镇6个村1517户6245人受灾。
8月18日,航拍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青山乡青山村洪灾现场。中新社记者 胡贵龙 陈奇峰 摄
遭遇少见暴雨
“活了几十年,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水”
大通县青山乡多个村民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暴雨是从17日夜晚10点左右开始的,不久后,山洪便冲了下来。除了人员伤亡、失联,不少村民的房屋被冲垮,饲料加工厂被毁,牛羊等家畜也被冲走。
暴雨来临前,当地气象部门曾发布多条预警信息。
8月17日中午,青海省气象局发布微博,受冷空气和暖湿气流共同影响,除海西西部外,全省有一次明显的降水天气过程,其中大通县将有大雨。
17日下午6时许,大通县水利局与大通县气象局联合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受降雨影响,预计当日20时至8月18日20时,大通地区发生山洪灾害的可能性较大(黄色预警)。
在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5分钟后,当地又将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升级为山洪灾害气象风险橙色预警:受降雨影响,预计8月18日00时至8月18日20时,大通地区发生山洪灾害的可能性大(橙色预警),请加强防范,注意做好实时监测、防汛预警和转移避险等防范工作。
尽管气象部门提前预警,大通县村镇干部下发了通知,村民们仍然没料到,暴雨会引发这么大的山洪,“活了几十年,从来没见过。”
部分遇难者是进山放牧的村民
在当地,不少村民靠养殖牛羊维持生计。每年的5月至9月,当地的村民会进山放牧。多个牧民说,当地牧场距村子大概几公里到十多公里,他们一般带着帐篷、食物等进山,每隔三五天回村里一趟,一直到秋季才下山。
官方公布的遇难人员中,一些是进山放牧的村民。青林乡的一位村民说,该乡的灾情集中在棉格勒村,他听说,村里有牧民带着小孩进山放牛,夜里被洪水冲走,目前还处于失联状态。
青山乡红泉村的刘山(化名)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该村地势相对高一点,民房受损不多,但也有几名进山放牧的村民被冲走,其中包括他的叔叔和婶子,“已经确定人没了。”
和许多牧民一样,刘山叔叔的帐篷扎在地势较低处,靠近河道,但平时的水流也很小。然而,此次山洪中,他们受到了更为明显的冲击。刘山说,18日凌晨3点多,他便收到了叔叔婶子遇难的消息,“也是放羊的人发现的,发现时人就没了。水太大、太急,听说最高到了三四米,估计都没反应过来,牛羊也早找不到了。”
在青山乡沙岱村,44岁的李才也在山里放牛。山洪过境时,睡在帐篷里的他被村民喊醒,3个人结伴,着急忙慌爬到了山上。除了手机,李才没有来得及带走其他物品,他的帐篷被冲坏,45头牛也被冲走了,这些牛原本能给他家带来30多万元的收入。
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山洪过后,一家6口只剩下2人。李才进山放牧时,他的父母、妻儿住在山下的村里,夜里洪水来得突然,还在熟睡的妻子和2个儿子被洪水带走,只有父亲幸存下来。
8月18日,青海大通青山乡山洪受灾中心,部分房屋被毁,牲畜死亡。马铭言 摄
18日上午,在发现母亲的遗体后,李才又赶去当地医院,希望能在那里找到妻子和孩子。
“几十年了,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大的水”,李才在电话里反复地念叨。他的大儿子刚18岁成年,小儿子也才12周岁。近期青海出现疫情,原本高三备考的大儿子只能在家上网课,就在前天回家时,他还一一过问了孩子们的学习情况,“现在这个家没了”。
李才说,村里乡亲们大都依河而居,受灾也相对严重。他的房子离河道大概50米,平时,河里水流量少,即便是发山洪,也不会很大。这次山洪过后,他的5间砖混房屋被冲走3间,10多间牛棚完全被冲毁,“只有老人(父亲)住的房子没事,所以他才活了下来。”
图为大通县城关镇村民清淤。张添福 摄
凌晨1时6分更新
青海大通县公布“8·18”山洪灾害成因、救援安置等情况
记者从西宁市大通县“8·18”山洪灾害新闻发布会获悉,8月17日22时25分,西宁市气象局、大通县气象局发布暴雨红色预警,随后全市大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雨。至18日零时许,西宁市大通县青林乡、青山乡瞬间强降雨,引发山洪,造成泥石流,致使河流改道漫溢,2个乡镇6个村1517户6245人受灾。截至目前,灾害已造成17人死亡,成功营救20名失联人员,仍有17人失联,2栋房屋被冲毁,14栋房屋大部分受损,其他房屋、道路、桥梁、河道等灾损情况正在进一步统计中。
经自然资源、水利、气象等部门现场查看,综合分析此次灾害成因,初步认为此次灾害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是近期连续降雨致使土壤水量达到或接近饱和,8月份以来,青林乡降雨量累计达114毫米,超过50年来8月平均值,地表径流量加大,短时超强降雨引发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二是此次降雨时间短、强度大,降雨过程持续一小时左右,青山乡、青林乡分别形成降雨量约34.6毫米和39.3毫米,降水强度历年罕见。加之青林,青山本地强降水和上游宝库乡降水汇聚,地表径流增大,汇水面大,短时间内形成了山洪。
三是青山乡沙岱河河长约33公里,流域面积124.35平方公里,河谷狭窄落差大,多年平均流量每秒1.07立方米,17日强降雨致使河道流量突增至100立方米左右,山洪流量大,引发山洪灾害。
灾害发生后,青海省先后迅速启动省级突发灾害事件II级和I级应急响应,组织消防、公安、解放军、武警、应急等部门和乡村干部、周边乡镇、村群众共计4500余人参与救援,并医护、救援车朝共计160余辆。在大通一中,朔山中学设立受灾群众安置点,已紧急避险转移安置1249名群众,调运帐篷、行军床、棉被、方便面、矿泉水,药品等救灾物资5000余件,同时组织工作专班,一对一做好遇难者家属安抚善后工作。大通县各医院紧急腾出130间病房用于救治伤员,并开通绿色通道。山洪灾害中的9名轻症伤员已转运至西宁市第一医疗集团第二分院救治,生命体征平稳。县疾控中心派出消杀队共4组8人,已完成3轮消杀。
8月18日
18时45分更新
消防救援队伍全力投入西宁大通“8·17”山洪泥石流救援工作
8月17日22时25分,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瞬间强降雨,引发山洪,造成泥石流,致使河流改道,2个乡镇6个村受灾。
8月17日22时43分,青海省西宁市消防救援支队119指挥中心接到报警,西宁市大通县青山乡棉格勒村、青林乡贺家庄村发生洪涝灾害有人员被困,支队指挥中心立即调派辖区大通大队5车26人分2队赶赴上述灾害地点处置灾情。18日0时17分,西宁消防救援支队接市政府统一调派,支队全勤指挥部和特勤大队共计13车64人赶赴现场增援。灾害发生后,青海省消防救援总队迅速启动突发事件Ⅱ应急响应,分批调集西宁、海东、海北、黄南、训保支队增援,消防救援队伍共计107台车604名指战员、8头搜救犬投入救援行动。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发布跨区域增援调度命令,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10人6犬正在增援途中。
截至18日16时,消防救援队伍分别在城关、青林、青山等地成功救出27名群众,疏散被困人员131人。
(总台央视记者 宋飞京 曾文甫)
18时10分更新
武警官兵参与救援 共转移受灾群众50余人 营救被困群众2人
记者从武警青海总队了解到,灾情发生后,武警青海总队连夜派出西宁支队20余名官兵组成先遣分队,携带救援装备器材,到达大通县青山乡展开抢险救援。14时许,共计200余名增援兵力携带救援器材抵达灾区,投入救援行动。
截至18日16时,参与抢险救援任务的官兵共转移受灾群众50余人,营救被困群众2人,目前救援行动仍在持续。
同时,武警青海总队600余名机动兵力,做好随时增援准备。
(总台记者 王小龙)
17时40分更新
青海大通受灾地区受损电路正全力抢修中
8月18日凌晨,受强降雨影响,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发生山洪灾害,致2个乡镇6个村1517户6245人受灾。截至18日12时,已造成16人死亡、36人失联。
截至18日12时,当地已累计出动应急抢修人员56人、应急车辆19辆、应急发电车2辆,开展供电抢修保障工作。
(总台记者 王小龙)
记者从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委宣传部获悉,当地已组织2000多人投入现场抢险救灾工作。
8月18日,受灾群众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青山乡清理淤泥开展自救。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8月18日,消防队员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青山乡沙岱村开展搜救工作。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8月18日,西宁市生态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青山乡沙岱村监测水源水质。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8月18日,挖掘机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青山乡沙岱村疏通河道。新华社记者 周盛盛 摄
16时15分更新
青海大通山洪救援现场又降大雨
青海大通山洪救援现场此刻又降大雨,为避免次生灾害,所有搜救人员现在撤往安全地带。
(总台记者 王仁众)
14时38分更新
最新消息:大通山洪灾害又搜救18名失联人员
记者从青海大通县融媒体中心获悉,经过救援队伍全力以赴搜救,截至18日14时,又成功搜救失联人员18名,目前,已成功搜救失联人员20名。
(总台记者 柳成 毛保武 段嘉欣 王仁重)
14时02分更新
大通县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
大通县气象台8月18日13时30分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预计8月18日13时30分至8月18日19时30分大通地区可能发生雷电活动,有可能会造成雷电灾害,局地可能伴有8级以上阵风、短时强降水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请有关单位和人员做好防范准备。
8月17日22时25分,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瞬间强降雨,引发山洪,造成泥石流,致使河流改道,2个乡镇6个村1517户6245人受灾。截至18日12时,已造成16人死亡,36人失联。
(总台记者 刘楚琪)
13时30分更新
青海西宁大通县发生山洪灾害已造成16人死亡、36人失联
记者18日大通县融媒体中心获悉,从8月17日22时25分,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瞬间强降雨,引发山洪,造成泥石流,致使河流改道,2个乡镇6个村1517户6245人受灾。经过进一步搜救核实,截至18日12时,已造成16人死亡、36人失联(之前通报的死亡4人、失联27人,经搜救确认,救出2人,新增死亡12人,新增失联23人)。
应急管理部调度部署青海大通县山洪灾害救援处置 派工作组紧急赶赴现场
18日中午,国家防总副总指挥、应急管理部党委书记王祥喜率工作组紧急赶赴青海,指导做好救援处置工作。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针对青海省大通县山洪灾害,启动国家Ⅲ级救灾应急响应,支持地方做好受灾群众生活救助等救灾工作。险情发生后,当地消防救援队伍立即调派23车116人赶赴现场救援,周边消防救援队伍做好抢险救灾准备。
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针对青海省大通县山洪灾害,启动国家Ⅲ级救灾应急响应,支持地方做好受灾群众生活救助等救灾工作。险情发生后,当地消防救援队伍立即调派23车116人赶赴现场救援,周边消防救援队伍做好抢险救灾准备。
11时55分发布
青海省应急管理厅网站8月18日消息,2022年8月18日7时03分许接中共西宁市委办公室报告,西宁市大通县发生山洪灾害造成4人死亡,27人失联。
根据现场态势,综合研判,青海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决定,2022年8月18日7时10分,针对西宁市大通县山洪灾害启动省级突发灾害事件Ⅱ级应急响应。
107车604名消防员在场救援
灾害发生后,西宁支队指挥中心调派大通县解放路消防站5辆消防车、26名指战员分两队分别前往灾情现场开展救援,支队全勤指挥部和特勤大队共24车118人赶赴现场。
青海总队根据现场救援形势,在现场原有救援力量基础上,增派西宁支队9车100人赶赴现场,海东支队14车110人8条搜救犬、黄南支队17车105人、海北支队21车100人、训保支队17车45人火速赶赴现场增援,目前现场救援力量共计107车604人。现场救援情况正在进一步核查中。
(总台记者 李永辉 王小龙)
编辑:李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