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冒充“公检法”诈骗!女子接一通电话损失33.3万元

时间:2022-08-04 17:27 来源:秦楚网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张湾区一女子被人冒充“公检法”诈骗,痛失33.3万元。

8月1日12时许,家住张湾区汉江路的陈女士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上海市嘉定区公安局“马警官”,表示陈女士在今年5月持护照从马来西亚入境北京,与一个名为陈军的犯罪集团有关,该团伙有一笔7000多万资金在陈女士的银行卡。

“自己今年并未外出过,怎么会有出入境记录呢?”陈女士连忙解释,自己不可能与境外的违法犯罪人员有联系。通过一番询问后,"马警官"表示,经核查陈女士的身份信息被盗用了。

陈女士顿时松了一口气,但"马警官”又称,目前需要陈女士到上海接受调查,逾期将就会受到法律的严惩。陈女士家中有年幼的孩子,其本人从未去过上海,便向对方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马警官”很是“开明”,当即告诉陈女士可以通过视频审讯的方式进行调查,全程会录音录像,但是因为案件涉密,需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作为交谈的地点。心急如焚的陈女士立刻来到家附近的一个小公园。

随后,陈女士添加了“马警官”的QQ,对方立即发来了两张文书,上面都有陈女士的照片,陈女士对“马警官”深信不疑,立即按照对方要求下载注册了一个名为"teams"会议APP,很快就接到了对方打来的单向视频通话,视频中"马警官"称需要清查一下陈女士的银行账号,把账户里的每一笔钱都查清楚,如果账户里钱多了,就会涉嫌违法。

为尽快洗清嫌疑,陈女士在APP中开启共享屏幕后,将所有的钱都转到了自己的一张银行卡里,又分4次将33.3万元打给了对方提供的“安全账户”。转账之后,“马警官”让陈女士等待处理结果。当晚陈女士跟老公讲起此事时,才恍然大悟是被骗了,急忙报警。

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今年7月以来,张湾辖区冒充“公检法”诈骗呈多发趋势,发案率跟去年同期相比上升50%,其造成损失占全部电诈案件损失的22%,单案最高损失为33.3万元。冒充“公检法”诈骗是较为高发的一种诈骗类型,这类诈骗手法性质恶劣、危害程度极大。此类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利用受害人急于证明自己清白、洗脱嫌疑的心理对受害人进行诈骗,受害人上当受骗后,往往损失惨重。

张湾警方提醒: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和网络来办理具体案件,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也不会通过网络让你查看“逮捕令”等法律文书,更不可能远程控制任何人的手机。如果接到自称“公检法”工作人员的电话,务必提高警惕,凡是涉及受害人涉嫌犯罪、安全账户验证、未知软件或不明链接的均是诈骗,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如有疑问,请及时就近到派出所核实或者拨打110、96110咨询。(秦楚网 记者 罗伟 特约记者 鲍娓娓)

编辑:张红艳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