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息、饮食、运动、心态……一起看看这几位老寿星的长寿心得

时间:2022-07-30 09:01 来源:十堰晚报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让老年人健康长寿是全社会共同的愿望。7月25日至31日,是2022年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其中有一项内容是宣传老年健康达人,发挥健康示范带头作用。那么如何让老年人老寿?那些长寿老人又有怎样的生活经历和习惯?日前,记者采访了部分老人,听他们讲述自己的长寿心得。

每天读书看报,乐观豁达爱学习

红卫街办袁家沟社区共有170余名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其中桥头小区达100人。在桥头小区居住的高龄老人中,今年91岁的谈卜麟和88岁的宣秋英,是一对有口皆碑的幸福伉俪。

这两位老人生活简朴,内心丰盈。“我们每天上午都打开电脑看新闻,最喜欢在网上看《参考消息》和《环球时报》的新闻。”两人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以前在厂里担任干部,退休后也一直非常关注国内外大事,看新闻是两人每日的必修课。

记者采访时看到,谈卜麟老人眼不花、耳不聋,操作鼠标游刃有余。两人看到有热点的新闻,还一起交流看法。

这对老夫妻饮食清淡,少油少盐,身材都比较清瘦。宣秋英老人告诉记者,以前两人每天还出去散步,但因为住在4楼,现在年纪大了上下楼有点累,两人就在家里跟着电脑上播放的视频,每天下午在固定的时间做拍手操,也能起到健身的作用。

而在十堰市干休所,今年92岁离休干部石松寿老人也从未停止对学习的追求,最大的爱好便是写字、读书和看报。

每天清晨,当阳光透过窗户洒了进来,他便坐在书桌前开启一天的阅读,还不时抄写精彩的段落。正是石松寿老人数十年如一日勤勉好学,让他耳聪目明,精神矍铄。

身体健康,得益于自律的生活

郧阳区86岁的摄影家陈家麟退休后,跋山涉水走遍家乡各个角落,用17000多张黑白照片记录郧阳厚重的历史文化。他常说:“摄影让我年轻了。”

陈家麟精神矍铄,耳聪目明,行动敏捷,根本看不出是一位86岁高龄的老人,他究竟有什么养生之道呢?

陈家麟笑着告诉记者,早些年他的身体并不好,“57岁那年查出患了糖尿病,还差点‘熄火’了。”根据多年的经验,他认为,首先是要坚持运动,其次是合理饮食,最后是要坚持服药。

陈家麟说,1993年,他查出糖尿病,每次饿起来很难受,为了防止低血糖,平时出去时都要带上饼干等零食补充能量。1997年退休后,他天天在外面拍照,一跑起来反而不觉得饿了,不知不觉间糖尿病有所缓解。

2011年,75岁的陈家麟患上高血压,加上年龄大了,他不再跋山涉水四处拍照。但是他每天坚持走动一到两个小时,在活动筋骨的同时,用数码相机记录百姓生活、风土人情、日常趣事。

今年81岁的原郧阳区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工程师杨道德,看起来高大魁梧,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谈吐自如。如果他不说,绝大多数人都看不出来他被多种疾病缠身。2007年,杨道德因心脏病住院治疗,并且安了四个支架;2011年,心脏病再次发作,又装了两个支架。与此同时,他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痛风、胆结石、肾结石等疾病。

“我今年已经81岁了,不过我的心仍然年轻。”杨道德说,他的养生秘诀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态,活在当下,乐在其中,只要活着就是幸福,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只要活着就有力量。

杨道德告诉记者,他现在始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早上6点准时起床,洗漱后简单吃点早餐,然后开始画画、写字。下午3点,他会去郧阳文化广场找几位老朋友聊聊天。下午5点半回家,晚饭后再看看新闻和电视剧,晚上10点准时上床睡觉。

杨道德说,因为生活内容丰富而有意义,他觉得每天都过得非常充实,心情愉悦,各种疾病也渐渐离他而去。

作息规律,心态平和性情好

家住郧阳区刘洞镇孔沟村的孔凡梅老人,今年103岁,她一直心胸开阔,不急不躁。这几年,老人轮流在三个儿子家吃饭,不论在谁家吃,她都保持饮食有节的良好习惯。

“奶奶平时睡得早,起得早,洗脸、梳头都是自己做。”老人的长孙媳陈瑞说,“到了饭点,奶奶就散步过来,吃完饭,她又走回自己家。有时候不想去,她就自己做饭吃。”肥猪肉是孔凡梅老人的一大喜好,肥腻的“烧白”,老人每顿都要吃上四五片。

老人的心态特别好,整天乐呵呵的,她不抽烟,不喝酒,身体一直挺好,从没得过大病,偶尔感冒咳嗽,吃点药就好了,基本没上过医院。

家住郧阳区叶大乡叶滩村一组的105岁老人阮英龙,除了耳朵不灵敏外,身体其他状况都挺好。“我每顿要吃一大碗饭,小碗也能吃两碗,比你们年轻人还能吃。”阮英龙笑着说,“我就靠这些饭养着。”

“我父亲现在每天还要喝两顿酒,每次能喝一两多。”阮英龙的儿子阮士现介绍,父亲年轻时能喝一斤多自家酿的苞谷酒,90多岁时一顿能喝半斤酒,现在年过百岁,对他喝酒进行了控制,每次都让他少喝一点。

阮士现说,父亲长寿的秘诀和他心胸开阔、不爱生气有关。老人性情温和,心态平和,与世无争,凡事看淡,从来没有和人红过脸,一辈子就是在土地上默默地劳作。

家住柯家垭东城华府小区的108岁老人郭大兰,是我市目前最年长的人。说起长寿秘诀,郭大兰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荡漾着微笑。“生命在于运动”,这是她反复说的话。

郭大兰老人的外孙女婿王德平说,老人平时吃饭,主食吃得少,菜吃得多,多是素菜。他认为,这个习惯很好,应该对长寿有益。荤菜中,郭大兰最喜欢红烧肉。王德平每隔几天就给老人做一次,老人吃得津津有味。不过老人每次会控制,尽量不吃太多。

心态乐观也是长寿的因素。“我姥姥这一代人经历过大起大落,到了这个年纪,什么都看得开,这也是老人性格乐观开朗的原因。饮食均衡,生活有规律,老人自然健康长寿。”王德平说,在姥姥看来,平平淡淡才是真。

□链接

专家:百病源于气

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健康长寿,那么到底什么对老年人健康才是至关重要的?记者采访了太和医院营养科主任张汉语。他说,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下降,容易患上慢性病,所以日常一定要做好养生保健。

老年人平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定期接受健康检查,40岁以上的人最好每年检查一次;不要抽烟,对于酒应有节制,不可过量;适度运动,适合中老年人的运动有散步、慢走、太极拳等,避免太剧烈,但一定要起到锻炼的效果;充分休息,切勿过劳、忧虑,避免情绪过度激动、心情紧张;控制体重,避免肥胖症,因为肥胖的人患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和脑中风的风险会增加;平日注意营养均衡,多吃含纤维的蔬菜、水果,多吃鱼及豆制品,适当增加全谷物类食物。

最后,张汉语提醒:“百病源于气,老年朋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期望和思虑过多,学会释放消极的情绪,要积极生活,这样非常有益于健康长寿。”

(十堰晚报 记者 张贞林 实习生 李烨

编辑:陆兴敏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