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徐静 通讯员 夏敏)十堰围绕“一主三大五新”产业体系建设,聚焦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加速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转变,让科技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转型跨越的强大引擎。
在湖北华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块块薄如纸张的陶瓷基板陆续下线,这些薄薄的陶瓷基板只有6根头发丝的厚度,而且内含高科技。
湖北华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永平介绍,陶瓷基板导热率高,绝缘性好,又比较环保,预计明年公司销售额在2.5亿以上。
华清新材料公司生产的氧化铝、氮化铝陶瓷基板,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电力电子等高新技术领域,这些产品不仅填补了我市光电新材料领域的空白,也是行业的新“风口”,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像这样的企业,在我市新能源、生物医药、农业、生态环保等领域还有很多。
市科技局副局长刘其乐介绍,2021年,全市历史性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3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440家,东风商用车、万润新能源入选全省“百强高企” ,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916家。
科技创新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效益,还有社会效益。由湖北山鼎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泗河流域战马沟污水处理站,采用景观生态式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污水,却看不到一滴污水,闻不到一丝异味,像一个绿色小公园。
科技创新让十堰的“颜值”越来越高,平台建设让十堰的发展空间越来越优。去年,中国工程科技十堰产业技术研究院挂牌成立,对接中国工程院等高端科研机构,吸引了华中科技大学的醇氢新能源技术、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精密测量与智能检测等7个创新团队入驻。
面向未来,我市将持续聚焦“一主三大五新”现代产业体系,围绕“强主体、搭平台、聚要素、优环境”主线,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服务体系,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市科技局副局长刘其乐介绍,力争到2025年,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0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6%以上,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GDP比重达到2.5%,省级以上创新研发平台突破500家。
编辑:王聪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