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1](第一号)
——全市人口情况
十堰市统计局
十堰市人民政府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7月12日
根据十堰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市人口的基本情况公布如下:
一、常住人口
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2]为3209004人。
二、户别人口
全市共有家庭户[3]1169185户,集体户37418户,家庭户人口为3004813人,集体户人口为204191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57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减少0.6人。
注 释:
[1]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据。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2]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3]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十堰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1](第二号)
——地区人口情况
十堰市统计局
十堰市人民政府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7月12日
根据十堰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市10个县(市、区)的常住人口[2]有关数据公布如下:
一、地区人口
10个县(市、区)中,常住人口超过40万人的地区有3个,在30万人至40万人之间的地区有4个,在10万人至30万人之间的地区有2个,少于10万人的地区有1个。其中,常住人口居前五位的地区合计常住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比重为65.65%。
表2-1 各地区人口
单位:人、%
备注:丹江口市人口数包含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
二、地区人口变化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10个县(市、区)中,有4个县(市、区)常住人口增加。常住人口增长较多的3个县(市、区)依次为:茅箭区、张湾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增加149706人、63388人、52393人。
注释:
[1]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据。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2]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3]指各县(市、区)的常住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
十堰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1](第三号)
——人口性别构成情况
十堰市统计局
十堰市人民政府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7月12日
根据十堰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市10个县(市、区)的人口性别构成情况公布如下:
一、全市人口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2]中,男性人口为1652060人,占51.48%;女性人口为1556944人,占48.52%。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6.11,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下降4.14个百分点。
二、地区人口性别构成
10个县(市、区)中,常住人口性别比在100以下的地区有1个,在100至110之间的地区有8个,在110以上的地区有1个。
表3-1 各地区人口性别构成
单位:%
备注:丹江口市人口数包含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
注释:
[1]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据。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2]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十堰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1](第四号)
——人口年龄构成情况
十堰市统计局
十堰市人民政府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7月12日
根据十堰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市10个县(市、区)的人口年龄构成情况公布如下:
一、全市人口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2]3209004人中,0-14岁[3]人口为 599932 人,占 18.70 %;15-59岁人口为 1998483 人,占 62.28 %;60岁及以上人口为 610589 人,占 19.03 %,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 451977 人,占 14.08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63 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9.28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6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54个百分点。
表4-1 全市人口年龄构成
单位:人、%
二、地区人口年龄构成
10个县(市、区)中,15-59岁人口比重在65%以上的地区有3个,在60%-65%之间的地区有 2个,在60%以下的地区有5个。
10个县(市、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均超过 7 %,其中, 6个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 14 %。
表4-2 各地区人口年龄构成
单位:%
备注:丹江口市人口数包含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
注释:
[1]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据。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2] 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3]0-15岁人口为 635258 人,16-59岁人口为 1963157 人。
十堰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1](第五号)
——人口受教育情况
十堰市统计局
十堰市人民政府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7月12日
根据十堰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市10个县(市、区)的人口受教育基本情况公布如下:
一、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2]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90666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10834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1050937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935475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7550人上升为12174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5614人上升为15919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6639人下降为32750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25388人上升为29152人。
表5-1 各地区每10万人口中拥有的各类受教育程度人数
单位:人/10万人
备注:丹江口市人口数包含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
二、平均受教育年限[3]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全市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8.67年提高至9.54年。
10个县(市、区)中,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0年以上的地区有2个,在9年至10年之间的地区有3个,在8年至9年之间的地区有5个。
表5-2 各地区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单位:年
三、文盲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70082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67015人,文盲率[4]由7.10%下降为2.18%,下降了4.91个百分点。
注释:
[1]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据。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2]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3]平均受教育年限是将各种受教育程度折算成受教育年限计算平均数得出的,具体的折算标准是:小学=6年,初中=9年,高中=12年,大专及以上=16年。
[4]文盲率是指10个县(市、区)的人口中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例。
十堰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1](第六号)
——城乡人口和流动人口情况
十堰市统计局
十堰市人民政府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7月12日
根据十堰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市10个县(市、区)的人口城乡分布及流动情况公布如下:
一、城乡[2]人口
全常住人口[3]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987585人,占61.94 %;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221419人,占38.06%。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440107人,乡村人口减少571944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5.62个百分点。
二、流动人口[4]
全市常住人口中,人户分离人口[5]为1123066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6]人口为389096人,流动人口为733970人。流动人口中,跨省流动人口为100844人,省内流动人口为633126人。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加563530人,增长100.71%;流动人口增加215553人,增长41.58%。
注释:
[1]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据。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2]城镇、乡村是按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划分的。
[3]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4]流动人口是指人户分离人口中扣除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
[5]人户分离人口是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
[6]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是指地级市所辖的区内和区与区之间,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乡镇街道的人口。
编辑:董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