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八景”之一“乌鸦接食”背后的故事——武当山神鸟乌鸦曾影响一场战争

时间:2022-06-21 09:03 来源:十堰晚报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1655771971795

刻着诗歌的石碑在武当山太和宫钟楼的北山后墙上。

武当山“神鸟”跟随人类飞行觅食的这一习性,本来是乌鸦在人类长期投食后形成的条件反射,并非存在什么神秘力量左右。但鲜为人知的是,清朝咸丰七年发生在武当山金顶的一场激烈战争,竟是乌鸦随人觅食而引发的……

诗歌背后藏着一个农民起义军的故事

“悬崖当空石壁立,高者如拱低如揖。中有斜径徒于梯,行云往来疏间密。咄嗟,南岳祝融高万丈,开云楼踞五峰上。登临曾瞰众山低,兹山峻绝不容让。藐兹小丑狂悖逞,敢亵尊神据金顶。十室焚掠九室空,扶抱哀吁剧难忍。我提一旅荡阴霾,山神讶我天上来。抚掌大笑辄相约,五日扫净十日回。恠底神言果不谬,瓣香酬神神默佑。庐山许我真面窥,驱遣烟霞出群岫。吊钟台耸高楼东,天撑一柱摩苍穹。群鸦栖定众声寂,超然万象罗心胸。左为九成右燕子,双峰对峙如娣姊。牙纛高插曾几时,转眼清叙竟如此。檐钟忽响天风鸣,乱拥奇峰云复行。篮舆欲返兴未尽,倚崖长啸山魈惊。义渠唐训方。咸丰七年五月。”

在武当山太和宫钟楼的北山后墙上,镶嵌了一块青石质地的石碑。全文共18行、满行16字的碑文记载一首诗歌,名为《平寇武当山后登金顶放歌》,全文楷书阴刻。背后隐藏着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乌鸦飞行索食,直接导致了一支农民起义军在武当山的失败。

1655771980419

《平寇武当山后登金顶放歌》全文。

红巾军最后一支主力部队退守武当山

这首诗歌落款的作者是唐训方,湖南衡阳常宁人,字义渠。作为清朝的湘军名将,唐训方受到清廷器重。

在清朝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起义军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后定为都城。受到太平天国胜利的影响,此后数年,全国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武当山周边的湖北襄阳也暴发了农民起义,这些农民起义军用红巾缠头,故称“红巾军”。

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唐训方随曾国藩出征。他的“训字营”创建初期,只有500人左右,全部由常宁人组成。他们都是唐训方亲自回常宁招募的,最多时达到4000多人。唐训方指挥“训字营”,在战场上往往出奇制胜。

当时,红巾军迅速发展,被清政府视为心腹之患。在红巾军首领高二先的率领下,一度在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十月攻破樊城,并击毙清军守将马方伯。大为震惊的清廷,不得不慌忙调集各方重兵前来围追。

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四月,正在湖北鄂城境内的唐训方,在时任湖北巡抚胡林翼的举荐下,火线提拔为襄阳知府、湖北按察使,率领“训字营”和各路清军一起追击红巾军。

在重兵围追之下,红巾军死伤惨重,最后一支主力部队为暂避锋芒,不得不退守武当山寻机突围。

在叛徒的劝说下投降,结果全部被杀害

史料记载,这场战斗自1857年4月29日,最后一支农民起义军退守武当山开始;至当年5月21日,唐训方部与陕西延绥总兵龙泽厚部分别抵达武当山豆腐沟、太子坡,完成了对红巾军的合围。

1857年5月24日清晨,龙泽厚部开始进攻武当山,随后被红巾军击退。次日,清军再次发起全面总攻,但在红巾军顽强抵抗下,双方互有死伤,清军均州团首明邦儒在攀岩仰攻时,被红巾军飞矢击中死于非命。

然而,在各路清军猛烈攻击下,红巾军在武当山外围的防线最终全部失守,残存的红巾军只好撤退到紫金城,并死守吊钟台、燕子峰两据点。弹尽粮绝的红巾军于当晚欲从琼台中观突围,结果遭到了龙泽厚部的伏击,伤亡惨重,余众全部退回金顶。

金顶易守难攻,战事进入了胶着状态。1857年5月26日,唐训方心生一计,安排此前投降的红巾军叛徒张瞎子上山诱降,使红巾军内部产生了动摇,黄大成等红巾军领导层听信了张瞎子的花言巧语后,于次日(农历五月初五)放下武器下山投降。最终,218名投降的红巾军全部被清军杀害。唐训方挥笔写下《平寇武当山后登金顶放歌》,并令石匠刻下这些内容。

这次农民起义波及湖北、河南两省,举众十万之多,历时8个多月,转战了28个州县,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

乌鸦随人觅食意外暴露红巾军动向

鲜为人知的是,在这一场战争中,武当山的乌鸦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时,红巾军进入武当山后,唐训方部尾随而来。武当山处处都是绝壁悬崖,百里内森林茂密,蔽日参天,红巾军隐藏在山林中。这时,唐训方知晓武当山“动八景”之一的“乌鸦接食”之后,便留心观察乌鸦动向。

古往今来,武当道教及民间信徒,把山里的乌鸦奉为“神鸟”“灵鸦”。香客游人在乌鸦岭等地,将花生米等食物往空中抛撒,乌鸦便从四面八方飞来,在空中旋舞接食,千姿百态。自明朝以来的数百年里,经过大量游人、香客不断抛食投喂,武当山的“神鸟”家族变得越来越庞大,胆子也变得越来越大,“神鸟”们不但不怕人,而且还会主动尾随人们飞行觅食。只不过当时人们不明其理,从而让“乌鸦接食”的这一场景蒙上了浓厚的神秘色彩,并成了武当山著名的“动八景”之一。

这支红巾军就被武当山“神鸟”当成了前来投喂食料的游客,一直在队伍上空不断盘旋飞翔,因此暴露了行踪。唐训方率领“训字营”按照乌鸦飞行方向一路穷追不舍,最终成功将他们逼上金顶。

唐训方晚年回乡后著有《从征图记》等书籍传世。他在《从征图记·飞鸦助阵》中这样写道:“山溪行径僻,视鸦所向则得贼踪,若向导然。”可见,他用乌鸦逐人觅食的习性,侦测到了红巾军动向和藏身之所。

此战中,唐训方还使出“围师必阙”计,故意不在武当山的琼台中观设防,让转移到武当山金顶的红巾军误以为能够从此突围。实际上,唐训方已暗中安排陕西延绥总兵龙泽厚率部伏击,最终让残存的红巾军伤亡惨重,彻底丧失了有生力量并被围困在金顶之上。(十堰晚报文、图/记者 朱江

编辑:董满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