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松林 何凯丽)6月14日下午,“营商环境看市县”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在郧西县举行。郧阳区、郧西县、茅箭区、张湾区、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他们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工作成果和经验措施。
郧阳区副区长何珊表示,郧阳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减轻企业经营成本为目标,强化统筹聚合力,强化保障添动力,创新措施增活力,优化服务提效力,努力把营商环境“软实力”变为发展“硬”支撑。
通过党委政府带头引领,核心部门协同联动,织密架构凝聚合力,高效推动工作落实。以未来碳汇和产业收益支持当前绿色投资,撬动金融资金和社会资金16亿元;办理“政采贷”业务10笔,融资1744万元;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留抵退税“精简达”,累计为129户纳税人办理留抵退税1.3亿元,为24家企业减免工资保证金564万元。
建设市场主体“一链通”平台,实现线上企业开办“一网通办+智能秒批”7合一(即:申办营业执照、刻制印章、银行开户、申领发票、申领税控设备、员工参保登记和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7个事项),做到“一点登录、一键秒批”。推广新增工业用地项目“拿地即开工”五证同发审批模式,华新郧阳产业园项目从立项到投产仅用8个月。推行新建项目“交房即交证”,汉江璟城首批43户业主在交房的同时拿到了不动产证。
郧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武伟介绍,在2021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郧西县被评为优异等次,和全省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县市区。成绩的背后,离不开郧西县持续推进的放管服改革。
深入推进改革,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做好“五减五通”、“辉煌旅程”、“美满人生”、“智慧郧西”等特色服务,实行“大综窗”办理,24小时政务服务不打烊,实现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一网通办”,71个事项“省内通办”,117项高频事项“跨省通办”。在全省首创“招投标全程”可视化系统,为441家投标企业节约成本2.09亿元。推动免收“两金”改革以来,有86个政府采购工程项目,免收参加投标的738家企业“两金”3.26亿元。
优化要素配置,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进“一业一证”改革,发放《行业综合许可证》,免费赠送企业开办“大礼包”,为企业节省成本102万元;在全市首发9190万元排污权抵押贷款和980万元知识产权贷款,办理“农担贷”480笔3.56亿元。
健全法治体系,营造公平公正营商环境。推行“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办案模式,推行“免罚、轻罚清单”,共办理不予行政处罚案件1647件,办理从轻、减轻行政处罚案件4918件。
茅箭区委常委、副区长万正龙介绍,茅箭区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赋能高质量发展、提升区域价值的“一号工程”,倾力打造规范高效的政务环境、便民利企的市场环境、公平有序的法治环境、和谐稳定的人文环境。
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做优“一窗通办”“一事联办”“一网通办”“跨省通办”;组建“红色店小二”队伍,开展“上门式”“保姆式”“一对一”服务。截止目前,实现一窗办理事项601项,上线“一事联办”主题事项265个,可网办事项率达100%,316个事项可“跨省通办”。推动市场主体准入、准营和退出“三个便利化”,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进一步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实施告知承诺制,推行“先证后查”,办证时间从原来的7个工作日缩减至立等可取;建立“信用风险分类+双随机”监管模式,包容审慎监管、精准智慧监管;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截止目前,茅箭区已帮助企业累计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5340万元。创新推行“标红走绿”立案审理执行机制,全区涉企案件平均审理时长较之前缩短31天;涉企案件投诉率同比下降58%。
张湾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张满介绍表示,要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围绕构建“五条链”,持续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筑牢一号工程“责任链”。18项评价指标全部实行指标长负责制。打造一条创新“驱动链”。“试水”开办超市、零售药店、宾馆等6个行业“一业一证”改革,2021年至今发放行业综合许可证200余件,改革事项和“税费账单”创建经验在全省专题推广。组建一支帮办“服务链”,建立完善“惠企便民”十大机制(权责公开、干部包联、政企互动、流程再造、社会评估、投诉处置、惠企减负、引才育企、创新激励、考核督查)。定制一条轻装“瘦身链”。全区高频证照“免提交”比例达100%,政务服务事项整体减时限比例达83%,即办件占比67%以上,零跑腿事项占比40%以上。构建一个亲清“生态链”,全区设立20个企业营商环境监测点,抓好惠企政策执行落实。2021年,全区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2432户,同比增长166.8%。构建一个亲清“生态链”。累计为230家新入驻企业代办注册、立项、国土规划、消防和施工许可等手续3250余项。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龚百林表示,要以打造“全市最优、全省一流、国家级经开区前列”营商环境为目标,通过“三个坚持”助力经济发展。
坚持顶层设计,强化高位推动。坚定不移地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个部门管市场、一支队伍管执法”的“三个一”服务体系建设。
坚持改革创新,激发市场活力。研发上线市场主体“一链通”服务平台并在全市复制推广;在全市率先开展区、街办和村(居)三级综窗改革,实现政务服务“一门清、一口清、一趟清”,确保企业办事不出园区、群众办事不出村居。在全市率先开展“区域评估”、“标准地+告知承诺”、“先租后让”等改革,助力智通产业园、艾斯卓等26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项目审批较往年提速50%以上。
坚持问政于企,构建亲清关系。通过补贴免申报、资金直达等方式,累计为141家企业兑现各类政策奖励资金3386.8万元;推进经开区汽车产业稳链、延链、固链工程,帮助辖区重点企业获得金融机构贷款74.01亿元;打造“项目管家、企业管家、环保管家”三支专业帮办队伍,累计开展各类帮办代办事项4596件,收集解决企业诉求1468件。
编辑:张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