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郧阳这些“国宝级”文物,美的不可方物

时间:2022-05-18 17:43 来源:郧阳网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如果你去到一座陌生的城市,一定要去一趟当地的博物馆,博物馆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变迁,蕴藏着一个城市的内涵和气质。

640

今天(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郧阳博物馆。

640

郧阳博物馆始建于1961年目前分为8个展区是鄂西北地区建馆最早、藏品最丰富最早具备馆藏和陈列展览条件的综合类国家三级(县)博物馆

640 (1)

目前存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郧阳区文物抢救保护中出土的文物及文物标本约1万余套5万余件。

640 (2)

纵观郧阳博物馆文物珍藏满堂鼎彝罗列春秋一窗书画璀璨汉唐,其中多件属于国家一级、二级文物,包括众所周知的“郧县人”头骨化石、唐三彩龙首杯等,让我们揭开历史的面纱,一起探索这些“国家级”文物。

唐三彩龙首杯

640

唐三彩龙首杯,唐, 一级文物,李泰家族墓地出土。高7厘米、长10.7厘米、径长7厘米。陶质三彩,施黄,绿,赭釉。杯一侧下腹部浮雕龙首,龙首双目圆睁,须飞扬,作张口吐水状,水柱上卷呈杯柄,与杯口相连,龙身上卷成杯身,龙身布满鱗纹。

春秋青铜铭文鈚

640 (1)

春秋青铜铭文鈚,春秋,一级文物,乔家院墓群出土。高27厘米、口长13.8厘米、宽11.4厘米、腹长径22.6厘米、腹底径18.2厘米、底长14.2厘米、底宽10.8厘米。长方形直口,鼓腹,最大径在腹部,假圈足,底微内凹,上腹部置二对称圆环耳,背腹偏下置-小圆环耳。颈部饰蟠纹及绳索各一圈。最大径腹部正面偏右有三行铭文,共20字。

春秋匜盘

640 (2)

春秋匜盘,春秋,一级文物,2006年出土于郧阳乔家院墓群,是春秋时期楚文化典型器物。

铜盘。口微敛,方唇,斜腹内收,底近平,底部附四个蟾鱼状的镂空足。口上部附对称的长方立耳两个,腹上部饰两个对称的衔环小圆纽,纽与立耳呈十字对称分布。铜匜。俯视平面呈椭圆形,侈口,束颈,平底。口部一端设流,一端设鋬,流口凸出并上翘,流口为椭圆形。鋬为弯曲的龙形,鋬上部残。流面铸成浮雕式的兽面纹,其上加饰细卷云纹。

东周凤鸟壶铜壶

640 (3)

东周凤鸟壶铜壶,东周,一级文物,乔家院墓群出土。通高35.2口径11.3腹径24.6底径14.2圈足高3.5环径5.4厘米。侈口,长颈,溜肩,鼓腹。上腹两侧各饰一铺首衔环。下腹内收,平底,高直圈足。器表满饰形态各异的镶嵌绿松石的凤鸟纹。

春秋铜簠

640 (4)

春秋铜簠 春秋晚期,盛食器,二级文物。2006年出土于郧阳乔家院墓群,是春秋时期楚文化典型器物。器呈长方形,盖、身相同,花纹有别,分别由上下两半扣合为一器,上半合略大于下半合。直口,斜腹,平底,四矩形足,盖口沿两长边各有两兽面衔扣,两短边各有一兽面衔扣。

汉龟形铜灶

640 (5)

汉龟形铜灶,汉,二级文物,征集。高13.6厘米、长16.4厘米、宽12厘米,瓢长7.5厘米、宽4.7厘米,勺长8厘米、宽3.3厘米。由灶、甑、釜、盆、瓢、勺六件组成。灶有长倒梯形火门,台面呈弧边三角形,其上置一大锅,尾端置龟首烟囱,灶身下安四扁蹄足。

唐代莲花底座鎏金铜观音

640 (6)

唐代莲花底座鎏金铜观音,唐,二级文物,征集。通高42厘米、身高30.5厘米、底座高1.2厘米、宽30.9厘米。观音面相丰满圆润,眉细眼大,高鼻耳垂,嘴小唇满,神态安详,上束花菱形高宝冠,长发垂肩。

想了解更多郧阳文物,郧阳博物馆语音导览功能正式上线用户可以自定义讲解,收听体验更加真实。

640 (7)

640 (3)

游客打开手机直接扫描文物前方的二维码,便能进入系统全自动语音讲解服务。此次推出“语音导览服务”将丰富来馆参观人员的观展体验,提升馆内智能化服务水平。

编辑:董满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