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那个可能要截肢的女孩,后来怎么样了?

时间:2022-05-06 08:02 来源:新华社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4月29日12时24分,长沙市望城区金山桥街道一居民自建房倒塌,截至5月5日21时,已有10人获救,发现26名遇难者。

QQ截图20220505232022

5月1日,救援人员在湖南长沙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现场进行救援。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女孩小刘,是倒塌事故发生后的第8名获救者,在救援现场,记者目睹了揪心一幕。5月1日深夜,第8名被困者被发现,当时小刘被埋压在“最深处”,腿被重物压住,动弹不得。事故发生70多个小时过去,她的身体状况不太好,所处空间狭小,周围不断有碎石坠落,救援工作面临巨大的困难和风险。

救援人员说,如果把女孩强行拖出来,她的腿可能保不住,有可能还会大出血,甚至出现疼痛性休克。怎么办?

5月1日深夜,消防救援队员和工程结构专家一起,用安全帽上的探照灯照明,在白纸上反复设计和商讨救援方案。有的方案一经提出,便被否决,有的方案提出后,被大家反复推敲,有任何不合适的地方,又马上推翻重来……

QQ截图20220505232331

5月1日,救援人员在事故现场通宵救援作业。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气氛越来越压抑,救援人员越来越焦急紧张,“我们在给女孩‘保腿’和‘保命’之间痛苦地纠结。有个方案是让医务人员进入给女孩先止血,再实施截肢手术。但女孩那么年轻啊,我们想着有没有一线希望保住她的腿”。参与救援的湘雅二医院骨科医生黄俊说,反复推敲、仔细论证后一场与死神两名救援人员为一组,轮番猫着腰进入逼仄空间,用小型锯子不断切割压住女孩的重物。医疗队员剪切3根输液管,将其拼接成约3米长,为被困女孩输送生理盐水,并想办法为她止血镇痛。现场开通了车载手术室,备好了充足血源和抢救设备,多学科专家教授就守在这里,准备随时抢救。

转运救护车,备好了“人工肺”、除颤仪……大家都憋了一股劲,在等那个时刻。一夜过去,又是一个上午,到了5月2日下午,女孩身上的重物,终于被清理完毕。

QQ截图20220505233753

5月2日晚,湖南长沙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现场救出第8名被困者。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晚上7时20分许,女孩被成功救出,她身上盖着被子,为避免强光伤眼,医务人员用遮盖物,挡着她的眼睛。

QQ截图20220505233816

5月2日晚,湖南长沙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现场救出第8名被困者。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女孩小刘被抬上担架后紧急送医,抢救生命的过程才刚刚开始,——由于下肢长时间被重物压住,她随时面临生命危险。救护车朝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飞驰,途中,女孩嘴唇苍白、直呼疼痛,“求求你们,保住我的腿……”她虚弱地说,湖南省人民医院急救专家韩小彤拉着她的手,不停地宽慰她“一定会好的,一定会的……”

“我看到女孩双足时,心里咯噔了一下”,湘雅二医院副教授魏建伟,回忆起女孩到医院时的场景,仍吸了一口凉气,情况很严重,“第一反应可能需要截肢”。麻醉师给女孩打了麻醉药,专家团队同步进行详细身体检查。经充分讨论后,专家团队决定拼全力一试,“保命为先,保腿保功能也很重要”。

手术室内,灯光通明,有条不紊。手术室外,无数人在为女孩祈祷。

QQ截图20220505233908

5月2日晚,专家团队在为小刘进行紧急手术。(受访者供图

手术结束 大家发现,小刘双足出现了血运,总算歇了口气。然而,战斗还远未结束,保肢难度依然很大。女孩入院第二天,危机又一次降临,湘雅三医院骨科罗令教授发现患者出现了静脉危象,左足出现明显紫绀,肢体严重水肿,再次面2个多小时后,在医务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女孩状态趋于稳定,回到ICU,精神高度紧张的罗令守在女孩身边寸步不离,每半小时他就要监测一次血运指标,并做好记录A4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患者的病情。“我怕在自己休息的时候,孩子的脚发生问题,那样我没办法原谅自己。”罗令说。

QQ截图20220505233933

5月4日晚,医生检查伤员身体后和其家属交流。(受访者供图)

3日深夜,让人担心的水肿现象再次发生,医务人员立刻实施了减压手术,“所有参与救治的医务人员有个信念,一定要为伤员保命保腿,克服万难!”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专家唐举玉说,手术持续到凌晨,女孩的情况逐渐稳定,罗令和团队继续彻夜值守在病床旁……“救援人员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伤者,作为医生,我们唯有全力以赴。”罗令说。

5日,小刘的身体状况好转——“目前除了左足大趾和右足小趾,其他基本无虞”,“情况稳定趋好”……“经过后续治疗,女孩将有机会重新站起来”,唐举玉教授说,目前,他们仍守护在女孩身旁……

编辑:董满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